11月19日,第四届当代工艺美术批评论坛在上海举办,主题聚焦“全球化语境中当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趋势”。论坛围绕该主题,就全球化背景下工艺美术的产业变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占军教授受邀参会,以《物之外:当下工艺美术的价值认知》为题作主旨报告。
董占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始终与国家重大战略息息相关,其价值持续丰富拓展,逐步突破作为“物”的工具性与物质性边界。当代工艺美术不仅超越了“物”的使用、审美、象征等固有价值维度,更向精神层面与战略层面延伸。这一价值跃升源于对审美与象征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新。

图1:工艺美术作为“物”的价值体系
主旨报告分别从传承载体、创意源泉、服务生活和美育要旨四个维度,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多元价值展开系统性学理阐释。
一、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
董占军指出,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工艺美术突破传统边界,以传承守根脉、以创新开新局,展现出多元文化价值与时代活力。
第一,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基因的留存载体。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静态的文献留存,而是通过符号传承坚守精髓、技艺传承赓续手工智慧、精神内核彰显造物理念,构建起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核心体系,保障文化本真性与历史文脉延续。

图2:工艺美术分类及基因留存样态
第二,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当代活化的实践载体。如果说传承是工艺美术的根基,那么创新则是其焕发时代活力的关键。当下,工艺美术突破了传统创作的边界,通过与现代设计、科技手段、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成为传统文化当代活化的核心实践载体,实现了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的有机统一。

图3:学校建有的工艺美术活化载体及相关实践
第三,工艺美术是文化自信构建的精神载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工艺美术凭借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时代魅力,为民族精神凝聚、文化认同强化提供重要支撑,成为文化自信构建的核心力量,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呈现多维度价值意蕴。

图4:工艺美术价值的多维呈现
二、工艺美术是创意经济的创新源泉
董占军认为,创意经济以“文化为核心、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正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承载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工艺美术,已突破传统历史研究范畴,从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核心资源,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创新源泉。
第一,工艺美术是创意经济的素材来源库。工艺美术积淀了不同时代的材料应用、工艺技法、审美观念与文化内涵,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基因库,既为创意经济创造了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卖点”,也成为创意经济领域品牌标识构建的核心载体。

图5:工艺美术创意经济的典型案例
第二,工艺美术是创意经济的技术创新支撑。工艺美术传承创新的更深层意义,还在于将传统工艺中蕴含的智慧精髓、核心技艺,转译为解决当代问题、满足现代需求的新方案。通过赋予传统工艺时代新意与国际化时尚表达,构建起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衔接。

图6: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转化体系
第三,工艺美术是创意经济的精神价值内核。在产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工艺美术凭借手工技艺蕴含的情感温度、稀缺性与文化叙事能力,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维度,为突破市场困境提供有效路径,凸显了智能时代“手工生产力”的独特价值。

图7:工艺美术产品差异化竞争典型案例
三、工艺美术是服务高质量生活的手段
董占军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推动着人民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度跃升,高质量生活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而工艺美术正是服务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一,工艺美术精准回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需以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审美、高质量产品与高品质生活为导向,通过产业升级对接“生活艺术化”与“个性化消费”需求,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坐标。

图8:工艺美术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关系图
第二,工艺美术能够优化生活体验。首先,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特质与文化内涵,推动日常生活场景从“实用化”向“品质化”转型,优化大众生活体验;其次,工艺美术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点亮节庆生活的诗意,成为塑造生活仪式感、构建情感联结的核心载体;再者,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不仅拓展了其应用场景,更激活文旅融合的生活体验。

图9:学校承担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
第三,工艺美术是情感寄托的载体。高质量生活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工艺美术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成为缓解现代社会焦虑与生活压力的重要支撑。工艺美术通过多维感知的联动,既让工艺主体在创作中完成身心的自我疗愈,又能延伸为人际情感联结的精神纽带,充分满足高质量生活的精神需求。
四、工艺美术是美育国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通过系列指示、批示、回信和讲话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将美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为相关领域参与美育实践明确了战略方向与价值坐标。

图10:关于美育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回信和讲话
董占军强调,工艺美术兼具实践性、文化性与审美性的独特特质,使其成为落实美育国策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夯实美育的认知根基、传承民族精神的审美基因,更能搭建起全民美育的重要桥梁,构建起涵盖基础启蒙与文化传承、专业培养与全民普及的多层次美育赋能机制,为美育国策的有效落地提供坚实的支撑。
为充分释放工艺美术的美育价值,董占军提出工艺美术国民教育体系四层级构想。该体系包括基础性工艺美术教育、职业化工艺美术教育、高等工艺美术教育、公益类工艺美术教育,各层级相互衔接、各有侧重。既响应国家对教育体系服务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又通过差序化布局,实现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与社会认同的多元价值。

图1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刊发工艺美术国民教育构想
董占军在演讲最后强调,工艺美术的本质价值已超越“物”的实用属性,其文化传承、经济赋能、生活服务与美育培育的多元价值相互交织,成为贯通文化、经济、生活与教育的精神纽带。未来,工艺美术将进一步依托数字技术实现跨时空传播,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不断推动工艺美术与当代语境的创新性结合,使其文化形态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命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长效动力。
(来源:工艺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