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不可承受:王小松作品展
策展人
张子康
学术主持
沈语冰
展期
2023.01.08-03.18
主办
信雅达文化艺术
承办
上空间艺术中心
协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地址
上空间艺术中心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即墨路16号尚悦西街S1幢上空间艺术中心)
上空间开年大展「艺术不可承受」王小松作品展于1月8日正式拉开帷幕。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松携新近创作的近三十件精品力作亮相上海。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张子康担任策展人,艺术史翻译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担任学术主持。与此同时,本次展览集聚业界大咖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阵容空前强大,成员包括(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
王将,策展人
冯明珠,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宝吉祥文史研究院院长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
杜曦云,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李子儒,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
杨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陈燮君,前上海博物馆馆长
周懿,自由策展人
高名潞,艺术批评家、当代艺术史学家、教授、策展人
黄文叡,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实践教授、美国摩帝富艺术集团执行董事
黄石,独立作家
龚云表,艺术评论家
鲁虹,艺术评论家、当代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前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蔡彭城,上海奥赛艺术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策展札记
破界之维——王小松的艺术实践
21世纪的绘画呈现了多元丰富的新局面,媒介特异性、观念艺术、跨媒介性、平面目的论等,成为这个时期主要讨论的话题。偏重各异的艺术叙事方式,发展在内化或边缘化的过程中,而艺术家能否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打破原有边界,创作出独特思想表达的作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作为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王小松既有着那个特殊年代所特有的成长经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与艺术追求。王小松1983年考入中央工美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书籍装帧系学习,1990年到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系学习,东西方高等学府的专业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在他大学求学期间,正逢85美术新潮兴起,那是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下,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传统艺术意识受到冲击。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激荡中,王小松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敏感的感知力与对文化思潮的深度思考。这段特殊的经历也构建了他对于艺术的思辨力,能从自己的思考中去内化艺术史上诸多问题。
王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