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我想讲一下对于济南双年展未来工作的建议。
从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可以看到它反映了波浪壮阔的大时代的气息,济南双年展能不能把自己明确的定位与“中国双年展”,这个中国不是你改名叫“中国双年展”,也不是说不邀请外国艺术家参加,而是要做一个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来看世界、讲故事的双年展,为什么这么说?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从历史上说,齐鲁大地是两千多年前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发祥地,一直延续到今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向着未来,我们依然可以以中国文化的根性面对世界的各种问题,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从区位上来看,济南这个位置是在中国的海岸线的腹部,在交通和地理的方位上都是处在中间的点,可以上下联通,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山东省政府和人民都是充满了干劲和热情,希望创新,敢于变革,这是打造一个有代表性“中国双年展”的最好基础。
第二,应该强调作济南国际双年展是中国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代言人。根据中国的立场设置议题,选择艺术家,开展传播,推动分享。我们的双年展已经在这么做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清晰和强化。
第三,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我建议还是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强化作为济南国际双年展的成长逻辑。以上海双年展为例,在这里的张晴馆长、朱青生老师都是上海双年展的参与者、推动者、操作者。上海双年展开始时只是一群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和发展的有志之士的朦胧想法,1996年第一次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第一届的内容主要的华人油画和少量的装置;第二届的内容主要是华人水墨;直到第三届才逐步的成长为一个国际性的当代艺术双年展。从第三届开始,上海双年展引进了当代艺术的观念,持续把双年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探测器,以上海这座城市作为基点,以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思考的对应点,不断发出视觉文化界的声音和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建议,以及对世界的呼声,最后成为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双年展,成为上海市的文化名片,推动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一个双年展的内在逻辑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唯有根基稳、方向明、不折腾,事业发展才能稳步向前。
最近我在浙江的农村做“艺术乡建”的学习和考察,我发现很多通过艺术帮助农民“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美丽乡村”的实践就是当代艺术非常好的表达,把艺术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里有艺术家的参与,也有农民的参与。这是最直接的面向时代的课题的艺术表达,为什么在画室里的艺术家才能进美术馆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打开视野去吸纳更多的工人、农民、市民的作品进入双年展呢?
济南双年展已经是第二届了,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我非常期待第三届、四届、五届持续做好,成为我们山东最亮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也能够成为全中国最亮丽的文化展现。
(来源:山东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李磊,1965年10月8日生于上海市。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绘画专业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一级美术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人馆客座教授。曾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