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郅敏·“不确定的未来” | 我选择回归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更能表达我想象中的艺术

郅敏·“不确定的未来” | 我选择回归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更能表达我想象中的艺术
2024-09-12 17:04:2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郅敏作品现场

在创作上,五方的作品使用了非常规的烧制方法,模拟自然中的火山或其他不均匀的烧制现象。这种自然烧制方式不同于传统陶瓷的规律烧制,比如多少温度、怎么配比,自然烧制没有那些规律,所以在《五方》的作品中就回到了比较原始的状态,也是对陶瓷新材料的一个探索。这次参展的《五方——蓝》是用海绵制成的,海绵在原来陶瓷创作很少被触及,海绵吸附了蓝色的泥浆,然后进行烧制,这与传统的陶瓷制作方法完全不同。《五方——白》则是用整块高岭土烧制而成,没有进行中空处理,也没有做传统的陶瓷器皿的处理。这块高岭土是从江西当地提取的磁石,经过粉碎后成为白色的瓷土,作品中还添加了牛骨,实际上陶瓷是一个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生成的材料。

图片

“不确定的未来”展览

郅敏作品现场

悦:基于您的求学经历,您曾谈到在东方与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创作路径与方法有本质性不同。您认为这种差异对您个人的创作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

郅: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烧造陶瓷的技术一直领先于欧洲。中国率先突破了瓷的技术壁垒,但是,大约在三五百年前,欧洲接受了东方的制瓷技艺后,陶瓷在欧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早期受中国影响,后期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瓷文化,发展出了极具日本格调的陶瓷艺术。如今,欧洲在陶瓷工业和陶瓷产业领域占据着非常强的地位,可能是全球最领先的。这也需要中国从中汲取经验,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从大的艺术理解上看,欧洲和中国的陶瓷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文化特质又有所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得创作思路也不一样。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现与表达。通过在其他地方的一些学习,我更加能够反思自己,体会到中国文化对我们的浸染。其实在国内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一直处在这个环境中,缺少比较,但在国外与他们的创作进行比较后,我发现从出发点到技术运用,再到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从2011年开始,我逐渐调整了我的创作思路来回应自己的母体文化。母体文化有语言的影响、文字的影响,以及背后精神文化理念的影响。比如说“世界观”和“宇宙观”这些词汇,实际上都是外来词,中国人并不这么叫。我们更倾向于称“天地观”为宇宙观,把“山水观”当作世界观。所以我认为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相通的,文化肯定是有各自的出发点。我选择回归中国文化的出发点,更能表达我想象中的艺术。

图片

二十四节气--惊蛰

陶瓷、金属200×200×310cm2021

悦:您本科时期学习陶瓷专业,并在广泛游历后,重新理解了民间艺术中的“俏色”工艺和自然美。这些经历是如何影响您对陶瓷这种传统材料的研究?

郅:对,我本科学习的是陶瓷专业,并曾在钧瓷窑遗址和研究所工作过,积累了对古代陶瓷的认识。经过多年的创作和游历,我逐渐意识到中国人在处理材料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欧洲的艺术风格相对“征服性”更强,像大理石雕塑,他们会把大理石打出人体的温度,将多余的颜色去掉,追求纯净的视觉效果,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保留材料的天然特质。

举例来说,中国人看到一块石头,会着眼于如何巧妙利用其自然色彩,比如在黑色石头上有一块红色的部分,我们不会视其为瑕疵,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这红色,这种思路就是“俏色”工艺的来源,这种工艺尤其在玉石、木雕中很常见。中国艺术非常强调自然美,这一点与欧洲艺术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和庭院中没有人物雕塑,而是用天然石头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比如太湖石和灵璧石等具有造型感的自然石材。这种艺术观念与西方雕塑艺术很不一样,这些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陶瓷这种传统材料。

图片

天象四神-朱雀

关键词:郅敏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