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理解紫砂文化的魅力,对紫砂文化进行更到位的宣传,寻砂问陶实践团队专访了紫砂壶大师吕俊杰。
采访过程中,吕俊杰大师结合自己的紫砂艺术创作生涯,说明了紫砂文化所独具的魅力:紫砂文化不仅仅是宜兴地方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艺术瑰宝。吕俊杰对当前紫砂壶行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紫砂壶的工匠们应当砥砺创新,将紫砂壶文化的独特魅力发扬出去。
寻砂问陶:您是怎么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的?
吕俊杰:我在1981年跟随我父亲进紫砂工艺厂,从小耳濡目染,喜欢紫砂。我在厂里系统地学习了紫砂相关知识,逐渐认识到紫砂不仅是器皿还蕴含了许多文化元素,即所谓“壶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制作,我从陶瓷学院转到中央工艺美院学习,在其中学习了1年,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很有帮助,因为一个从事传统技艺工作的人,要学会触类旁通,兼收并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此才能提升作品的格调。
然后,在1993年,我又去新加坡留学几年,我意识到人生历练、个人眼界的重要性,几番外出学习拓宽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作品的高度。随后,我与父亲成立了独立工作室,而非工厂,因为大生产不是艺术,是实用品,艺术需要独立的工作室,作品才能有独立风格,个性张扬。
当然,从业过程也是坎坷的,做艺术很苦,需要坚忍不拔的个性,成功的道路上也没有很多人,曾经与我在厂里做学徒的同学基本在学徒期结束后就改行了。
寻砂问陶:您说过,“离开了社会和生活,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请问您怎么会有这样的心得?
吕俊杰:所有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做不出好作品,因为这作品无法打动人心,艺术家就要行万里路,于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著名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说要将风景烂熟于心,通过作品传达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我常说艺术家要有激情,热爱生活,实际上这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如果饱含情感创作一件作品,那作品就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能与人交流。而且,我曾在1988年在故宫待了整整一个礼拜,专门画历史上的优秀作品,希望吸收姐妹艺术中的精华,融汇进自己的作品,让自己的作品愈发鲜活。
另外,好的作品还要紧随时代,让年轻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非拟古,传统虽好,但传统只是基础,要往前走,去用作品展现时代的美好。
寻砂问陶:您认为,紫砂和制壶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能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说说吗?
吕俊杰:其实,见壶就是见人,作品就反映了人的个性,我热爱紫砂,起初我将紫砂作为生存技能,生存工具,但后来发现它是极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有责任弘扬、发展非遗文化。
我曾在03年参与拍摄电视剧《紫玉金砂》,这部电视剧是在反映紫砂文化,导演相中我,让我演一位方丈,是个制壶高手,我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身为紫砂人,有义务弘扬紫砂文化,所以,我愿意尽全力参与拍摄。当代紫砂艺术家,不应该只是做茶壶自娱自乐,要为紫砂这个整体做贡献,而且,紫砂不仅是个人的、宜兴的,而应该是中国的、世界的,全人类的非物质遗产,多年以来,无论是制壶、拍电视剧、建学校,我都秉承这种理念。
寻砂问陶:我们对您的吕氏绞泥很感兴趣,您对这样的一种技法有怎样的创新心得?
吕俊杰:绞泥发端于唐代,但唐代无紫砂,所以出现在陶瓷器上,且并没有形成体系,是偶尔出现的一种效果,于70年代,我的父亲在紫砂上发掘了绞泥,直至今日,紫砂绞泥已经形成完整的一套艺术表现形式,填补了紫砂装饰的空白。
绞泥,简而言之,就是把被称为“五色土”的紫砂泥,依多种颜色相互糅合在一起,最终呈现的纹理效果如同中国水墨画,又如西方的抽象画。绞泥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紫砂审美的需要,如今也成为了潮流,为什么紫砂是时尚的,就是因为绞泥拓展了紫砂的表现力,色彩斑斓的紫砂壶,深深地吸引了当代年轻人。
绞泥还能展现出丰富的诗词意境,我创作了一把壶名为“悠然见南山”,即通过绞泥展现陶渊明悠然自得的意境,故而,我的一些作品又是立体的画卷、凝固的诗篇。所以,紫砂不能固守传统,要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传统的手段,但创新要基于传统,有思想内涵。
寻砂问陶:作为一名中国的艺术家,获得顾拜旦金字奖章,您有什么感受?
吕俊杰:我会得到这个奖章有很多因素在内,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个是我本身就是热爱体育的人,我从小习武,现在担任江苏省武术家协会副会长,也曾在08年奥运会与父亲设计了一把“鸟巢”壶,也曾将拍卖茶壶的100万收入当场捐给中国体育教育基金,也曾获得08年第六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冠军。
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强大了,因为有强大的祖国支撑,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舞台才会自信,我作为中国艺术家领这枚奖章,十分自豪。艺术家也要有家国情怀,不能忘记国家培育了自己,因为有良好的环境,才能创作优秀的作品。
寻砂问陶:我们了解了很多人对您的评价,大家对您的创新都有很高的评价,包括之前您谈到的吕氏绞泥也是您的创新,其实您对传统也特别重视。您是如何理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的,或者说怎样在继承与创新中达到平衡呢?
吕俊杰:起初练基本功一定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传统是前辈积累的宝贵经验,基础严实后,再转化出自己艺术语言,我作品中的每个线条都是源于传统。前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曾说:“创新不是搞怪,创新是有序的,创新是有根的。”
譬如,现在有人为展现家国情怀,就单独摆出一面五星红旗,但我们要讲求含蓄美、雅致,又有人照搬一座天安门象征爱国,但那只是临摹天安门,只是一种技巧、手段。创新是艺术品的灵魂,传统也是相对的,千百年后,当代作品也是传统经典,所谓传统就是如此代代相传。
寻砂问陶:我们社会实践团队也是致力于将紫砂文化传播出去,您认为对于一些不了解紫砂的人,他们该怎样快速地建立一种对紫砂的审美?
吕俊杰:像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也是对自身人格的培养,国家有时不缺专业人才,但美盲艺盲很多。我曾作为江苏政协委员,多次呼吁传统文化走进院校,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意识到中国也有优秀的文化,其中紫砂也不例外,而且紫砂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独具魅力。
如何了解紫砂,最主要还是多看好的东西,无论是否懂紫砂,都要扎扎实实去了解它,我也借助今天的媒体呼吁,如果学院需要我上课去宣传紫砂,我十分乐意,我每年都在南大讲课,并成立基金,奖励对传统文化有研究成果的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也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
年轻人要仔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譬如不可学韩国将男性女性化,我的作品该有力量就很有力量。阴柔也是一种美,但作为一个男艺术家,我的作品更多展现敦厚、力量、阳刚之美、柔中带刚。
寻砂问陶:对于当前紫砂行业的管理,您认为是否存在限制与不足呢?
吕俊杰:其实每个时代,每个艺术门类都有不尽人意之处,譬如现在的假冒现象,但随着法律的完善,时代的进步,这些会逐渐好转。并且,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不怕被模仿,因为被模仿的同时,我还在创新,艺术家要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自信,模仿者模仿的是形,而非我的心,他仿我躯壳而无思想,那就是行尸走肉,作品有灵魂才是鲜活的生命。
寻砂问陶:您认为,对于宜兴这个城市,紫砂的未来是怎样的,需要我们后辈做出怎样的努力?
吕俊杰:宜兴是个美丽的城市,我呼吁政府各个部门更加地关心、保护它,只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那我们发展的道路会更加明媚,也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尤其年轻一代要由衷地热爱茶道、壶道、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我相信紫砂艺术会越来越好。
从以上采访中,可以提炼如下四个关键词:阅历、创新、家国情怀、传承。
吕俊杰大师讲述了做好紫砂艺术的要点,第一就是要打好基础且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样才能有足够大的格局,提升作品格调,第二就是要不断创新,展现自己的个性,紧跟时代步伐。
吕俊杰大师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及对艺术家的要求,除了走进生活寻找创作灵感,不断创新做出更好的作品,还要有家国情怀,感恩祖国,担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
而对于紫砂的现状,吕俊杰大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年轻人身上,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年轻人多了解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并且吕俊杰大师依旧对紫砂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
(来源:寻砂问陶)
艺术家简介
吕俊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轻工大国工匠、江苏省“五个一批”杰出人才、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宜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顾问,首位获得奥林匹克顾拜旦金质奖章的中国艺术家,获第九届华人榜“华奖”传承奖,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在40多年的紫砂创作生涯里,吕俊杰传承并发扬“吕氏绞泥”独特手法,创作了百余款紫砂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着力体现时代审美,并推动紫砂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他是首位获得奥林匹克顾拜旦金质奖章的中国艺术家,也是首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紫砂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第一个走进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的中国紫砂艺术大师,其作品获得众多国家级展览金银奖项并被国际奥委会、联合国总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