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谭勋丨在“量”的累积中实现艺术本体的“变”

谭勋丨在“量”的累积中实现艺术本体的“变”
2025-04-13 13:31:2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谭勋的雕塑创作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明的独立姿态,既区别于学院派的传统范式,也超越了风格化的局限。他的艺术探索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轨迹:早期侧重于形式语言的突破如《失缺平衡》《呼吸》等作品,逐渐转向对观念深度的挖掘,并在2007年后的《李明庄计划》中巧妙融入了东方美学特质,再到《彩虹计划》《谷地计划》等系列作品。这种创作路径的转变,正是他主动与古典雕塑和学院体系保持距离的明证。

图片

谭勋在<我与非我-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展览现场

他的创作方法论具有鲜明的辩证特征:一方面,他高度重视形式表达,但摒弃了现代主义对纯粹形式的迷恋,转而强调材料本身自带的“物性”与形式感;另一方面,他注重观念建构,却始终将观念锚定在材料特性、观看机制与文化语境的多元对话中。这种双重取向使他的作品既避免了空洞的形式游戏,又摆脱了观念艺术的艰涩倾向。

图片

谭勋

《缺失-平衡》

综合材料

2000年

《李明庄计划》系列中,谭勋系统性地通过物质材料探索“量”与“变”的辩证关系。这一创作理念的形成,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的哲学思考,又吸收了西方波普艺术对日常图像的转译方式以及极少主义的形式构成法则。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广泛收集普通民众的日常器物,通过将传统山水意象与这些生活物件进行观念性并置,在物质重组中构建出具有鲜明中国当代生活特质的视觉场域。这一系列实践标志着他创作方法的重要转型:从传统架上雕塑的单一形态,逐步拓展至装置性的物质剧场,最终形成了更具社会介入性和现实指涉性的空间叙事。

图片

谭勋

关键词:谭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