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书、见印,如见人,洗炼旷达与浑厚古朴之性,交融于他的书风印风,每一笔、每一刀都是孙慰祖对几十年学习过程中功力的提炼,也是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真我的充分展露。每一件书法篆刻作品,都可以说蕴含着卓尔不群之气,耐人寻味。
孙慰祖的艺术之路,深植于历史的厚土,又与时代同频,他以热忱而虔诚的艺术探索精神,滋养书法篆刻创作,用心感悟,不懈精进,以情趣表现形式风格,时见时新,汩汩而出。
震撼于历史的纵深,考镜源流,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探印学、识万物、通大本,格物以致知。对于孙慰祖来说,印章不仅仅是印章,更重要的是,每一方印,都封藏着历史的密码和艺术奥秘。亲近它,可以听到它正向我们诉说着孙慰祖感受小小的玺印篆刻中留存千百年的温度,得以窥见历史的真相。他热衷于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开疆拓土,探索艺术新天地。
正是由于孙慰祖对书法篆刻和文史学习的孜孜不倦,在1985年,他在由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文史博物知识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韩天衡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马承源也很赏识他的才学,邀请他主持编纂《两汉官印汇考》,孙慰祖从此迈入了玺印篆刻鉴定研究的殿堂。
江南地区明清篆刻艺术十分繁荣,名家济济。得益于这一历史条件,上海博物馆的历代印章文物收藏十分丰富,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几十年中,怀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孙慰祖不求闻达,不慕张扬,潜心研究,艰苦探索,为当代玺印篆刻研究的学术推进和中国印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做出了为中外业界普遍认同的开创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