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景德镇流传的古老传说:元朝画师为爱人绘制青花,窑火熄灭时,幽蓝花朵竟从瓷胎中苏醒;明代宫廷画师梦到凤凰投窑,将朱砂入釉,终得一抹惊世红彩。这些故事化作我腕间的灵感,在瓷坯上流淌。
绘制青花釉里红时,浓淡不一的青料勾勒鸟羽,冷峻的蓝与醇厚的红在瓷胎上交缠。我以国画没骨法晕染花瓣,流畅的线条赋予禽鸟灵性,仿佛能看见那位元朝画师深情的目光,穿越八百年与我重逢。釉里红的创作尤为惊心动魄,每一次落笔都如履薄冰——这抹依赖窑火涅槃的红色,温度稍有偏差便会失色。当醇厚的红料点染花瓣,恍惚间,明代画师焦灼等待的身影,竟与此刻屏息的我重合。
五彩花鸟的创作则似一场色彩的狂欢。热烈的红、清透的蓝、明亮的黄在瓷面碰撞,瓷器特有的光泽为画面镀上华贵。我在一个大缸上画了《白荷双鸟图》,即兴题诗:“白荷依绿水,双鸟立茎巅。朱蕊幽香绕,悠然韵万千。”同行者盛赞。亦兵提议,机会难得,大家合作一件作品。于是,刘参画松,周青点梅,我写竹,张志题诗落款,一件岁寒三友花瓶就这样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