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孙云早·《纪念辛弃疾诞辰885周年》丨拜访建设“辛弃疾纪念馆”的功臣济南历城区文化局老局长戴月札记

孙云早·《纪念辛弃疾诞辰885周年》丨拜访建设“辛弃疾纪念馆”的功臣济南历城区文化局老局长戴月札记
2025-07-16 16:27: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戴月先生早年得著名金石家徐鹤年先生启蒙,师承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和著名学者、书法家蒋维崧教授,书风纯正,尊古不泥,承传有新,是蜚声当代的学者型书法家;其书法艺术遒劲且显自然,灵动又现端庄,作品渗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具有较高的鉴赏、收藏与学术价值。

戴月先生在金文研究领域的学问尤其精深,先后出版了《金文的识认与书写》、《戴月说文释字》、《古文字书法疑难用字汇》、《戴月金文书法字帖》、《戴月书法篆刻作品集》及近期出版的大型工具书《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上下集)等。

戴月先生也很重视交流与培训,曾在全国第一届书法教师培训、山东齐鲁大讲堂及相关单位进行过交流、培训等授课活动。

152.jpg

1997年3月,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佛头被盗,时任新华造纸厂党委书记、厂长的戴月先生终于用一年时间使得工厂实现扭亏为盈的时候,就被上级组织和领导点名担任历城区文化局局长,上任伊始就成立了历城区文物局并兼任局长,临危受命两局局长的他,由此开启了保护历城区历史文化的新篇章,直到退休前陆续建设及保护了主要包括四门塔神通寺、九顶塔、辛弃疾纪念馆、灵鹫寺、华山华阳宫、子房洞和探幽天齐庙、大辛庄殷商遗址以及毛主席视察山东农科院纪念地等,完成了诸多文化遗址的恢复与保护,为历城区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谈到四门塔神通寺(古谓朗公寺)。他说神通寺当时是山东的佛教中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北周保定年间周武帝大规模灭佛运动中,神通寺被大火焚毁,一千多年来仅存其大殿台基,因是国家级文物,不得当地乱毁和改造。他任职后征得山东省文化厅领导支持,往北京国家文物局报批了异地重建方案,终于于1999年在神通寺古台基南400多米的中轴线上重建了神通寺。由于四门塔神通寺的历史价值有较高知名度,建成开放后的第一年,门票售出就八十多万元(重建前门票仅年入十万元左右);第二年门票达到了二百万元左右,直接带动了历城区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济南市南部山区的重要亮点。

谈到华山华阳宫,他说这是他退休前计划最后一个要建设的文物景点。华阳宫坐落在华不注(俗称华山)东山腰下,历史上称为济南最古老的道观,被誉为“历下胜景,济南巨观”。华不注山(华山)是历代文人墨客常光顾的文化圣地,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唐代诗仙李白曾两次来华不注,并留有不少赞美华不注山的诗篇。宋代诗人曾巩,尤其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以及刻在趵突泉东源堂前他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诗句,至今为世人观览。但是,华阳宫多少年来一直被用做山东化工厂的药品仓库,院内杂草丛生,杂物乱堆乱放,古建筑严重损毁。从保护拯救文物、利用好文物出发,他直接找到山东化工厂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提出诉求,你来我往拉锯近两个多月的谈判协商,才使山东化工厂搬出仓库,将一个古旧的华阳宫交到他的手上。正值计划修复之际,遇到资金难题,区领导权衡利弊,遗憾地将华阳宫交给了市文化局接管。今日华山风景区已建成开放,因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风景区游人如织,山水交织,风景如画,已成为济南市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他还说:“我已在多个场合、多次提议,赶快从行政区划角度,将华山改回其正名——华不注山,现在领着外地人说去华山,好多人以为我们是在模拟五岳华山的人工造山呢!”

谈到子房洞(张良,字子房,西汉大将军),他说子房洞位于历城区高而乡铜璧山腰,腰下有“子房庙”,供有子房大将军像。东不远处有张良墓,更有不少美丽的传说故事。此处山清水秀,是一处极好的景观圣地。但在那“不平凡”年代,庙宇被毁,几近塌落。戴月局长他们在2000年进行了报修,才使得“子房庙”留存下来。有历史文化的支撑,使当地也建起了子房洞风景区。

听戴月局长如数家珍地介绍历城区的历史文物,真是一场震惊。他说还有像历城区港沟西邢村的灵鹫寺,大殿塌毁。历城区彩石的唐代大宰相房玄龄父亲的“房彦谦墓”,墓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大家欧阳询书作——这是及其珍贵的史料,由于常年任人拓片书法,暴露于野外,也是损毁严重。戴月局长他们都及时报修,使历城文物得以保护、重获新生、重放异彩!

153.jpg

谈到辛弃疾故居的修复重建,戴月局长更是神情激奋。他说辛弃疾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留下6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将领,21岁就加入了抗金义军。他出生在历城区四风闸村,更是历城人民的骄傲!建设辛弃疾纪念馆是一个人心所向、皆大欢喜的事情,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当时刚刚完成了重建四门塔神通寺的建设,就立马着手辛弃疾故居的工程。辛弃疾纪念馆一期工程始建于1996年,中途因种种原因,在圈好地基、刚开工不久就停了下来,一停就是一两年,成了烂尾工程。整个工地杂草丛生,甚至有村民在里边养起了猪......面临这般残状,他毅然决然做出开工决定;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就靠着东拼西凑;他常常是处理完局里工作第一时间赶到工地。2001年8月,辛弃疾纪念馆终于建成并对外开放。

当时辛弃疾纪念馆开馆可谓声名远扬、热闹非凡,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诸多领导纷纷前来参观指导,还有一些学校和企业组织学生、职工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济南钢铁厂工会、周边不少学校和他们签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山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瓢泉是辛弃疾老年居住的地方,与济南市历城区辛弃疾出生地建成友好单位,两地相互交往、考察学习。

辛弃疾纪念馆多年来收存了大量辛弃疾的史料、书籍和国内著名书画家的真迹墨宝;矗立在前庭的辛弃疾雕像是山东省著名雕像家张玉林设计制作的;前门牌坊五个大字“辛弃疾故居”是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所书;中厅影壁“稼轩故居”四字是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书。后来,随着他的退休,加之辛弃疾纪念馆在前几年从历城区又划归其他部门管辖,由于疏于管理,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故居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我问戴月局长:您近年去过辛弃疾出生地四风闸了吗?他说:“近几年我去过辛弃疾纪念馆一次,让我很为伤感,这么好的一处名胜故居,却......”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只是不停叹息“太可惜!太可惜了!”

他说:“我能理解当今追求GDP时代的这一现象,可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故居的社会影响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呀!当年,济南泉城广场落成后,我找到市政府相关领导,说泉城广场上的12位齐鲁名人雕像和两组《圣贤史迹图》不能没有济南‘二安’的辛弃疾啊,辛弃疾不但是伟大的词人,更是伟大的爱国将领啊!领导说‘方案已确定了,有易安李清照就行了。’当时的心情难以表述,只能作罢。”

戴月局长对我说:“我年龄大了,没有年轻时的气盛了!现今,看到伟大词人辛弃疾纪念馆日趋冷落、荒废,我已无力呐喊了!只愿尽快使辛弃疾纪念馆在弘扬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发挥作用。”

154.jpg

关键词:孙云早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