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6日起,位于上海M50的舍替艺术空间将举办“锦瑟丨当代的弦外之音——中国女性艺术家联展”。这场展览虽说规模不大,但无论是从策展人、学术主持,还是参展的诸多艺术家来看,都属于目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里或思想型或学者型的出色女性。并由此触发了我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这样一个群体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并且正在不断突破艺术创作边界的群体,她们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上,既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又融入全球化的艺术语境,充分展现出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影响力。
一、创作主题从“性别叙事”到“更广阔的社会凝视”
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并非局限于“女性身份”,而是呈现出从“私人经验”向“公共议题”的日渐拓展。
20世纪80——90年代,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部分艺术家聚焦性别身份的觉醒,通过身体叙事、家庭角色反思等打破了传统对女性的刻板想象。例如林天苗的装置作品《缠的扩散》,以针线、布料等“女性符号”隐喻女性在社会规训中的束缚与抗争;喻红的绘画则通过自画像与群体肖像,探讨女性在历史与个人生命中的存在感。
而当下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则更倾向于将性别身份作为“底色”,而非唯一标签,创作延伸至城市化、代际关系、科技伦理、文化认同等更广阔的领域。比如曹斐的影像作品关注数字时代的青年生存状态,徐文恺通过数字艺术探讨技术对人类情感的重塑,性别视角隐藏在对普遍社会问题的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