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刘木森在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举行《中国现代陶艺审美与重构》讲座

刘木森在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举行《中国现代陶艺审美与重构》讲座
2025-08-11 16:12: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8月8日上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刘木森以《中国现代陶艺审美与重构》为题,为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建昌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

1.jpg

讲座中,刘木森教授阐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及其审美特质。

他特别强调,这里所讨论的“中国现代陶艺”,特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陶艺”理念影响下的“现代陶艺”,它具有“现代性”特征,与中国以往的传统陶瓷艺术在内涵意义上有明显区别。

2.jpg

刘木森教授指出,中国“现代陶艺”的诞生,源于留日、留美及在香港地区学习和工作过的专家学者带回的先进陶艺理念,这些理念在中国本土点燃了现代陶艺的火种。

他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萌芽时期,现代陶艺的种子首先在高等院校中萌芽。其发展尤其得益于三所关键院校的贡献——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第二是兴起时期,现代陶艺在中国落地生根,创作活动日渐繁荣。此阶段,世界著名陶艺家温·黑格比来华传授现代陶艺理念,进一步推动了陶艺的发展。第三是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至今,新材料与新技法的运用拓展了中国陶艺的表现空间,深化了其内涵。艺术家们致力于将中国文化精神与现代陶艺语言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陶艺审美文化。

3.jpg

刘木森教授强调,现代陶艺的出现,本质上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与“重构”,打破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旨在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形式上的突破、精神上的释放、过程中的表现。正是这种深刻的解构实践,使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成为了解构主义思潮的必然结果。解构主义为现代陶艺注入了全新的审美内涵,其核心在于重构:材料重构——打破对传统材料属性的既定认知与运用边界;造型重构——解构固有形态范式,探索空间与体量的全新可能;装饰重构——革新装饰的语言、功能与意义表达;工艺重构——将烧成等工艺过程本身转化为主动的艺术表达手段。

关键词:刘木森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