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构主义对现代陶艺的启示,刻瓷艺术的创作同样需要突破传统材料的固化认知,实现“材料—工具—语言”三位一体的重构。
刘木森教授说:“现代陶艺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审美形态,其核心功能并非再现客观世界,而是塑造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即心灵的对应物。其主要的审美特质体现为以精神表现的方式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他从理念特质、创作特质、语言特质、情感特质、材质特质、美感特质等方面阐释现代陶艺的“观念至上”“个性表现”“得意忘言”“象为心声”“超越泥性”和“偶然天成”等特质内涵,构成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刻瓷的现代性在于以刘木森教授提出的六大审美特质为精神坐标,将冰冷的瓷器转化为温润的情感地层,每一道刻痕,皆为心灵运动的印记,唤醒学员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辨。
刘木森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思想与艺术交融的学术盛宴。其论述兼具理论深度与审美感染力,不仅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滋养,更激发了学员对中国现代陶艺的深层思考。讲座结束,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为刘木森教授颁发了授课教师聘书。
(来源:刻瓷技艺创新)
专家简介
刘木森,山东诸城人,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全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分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组成员,国家一流专业“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山东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负责人。主持教育部、省社科等省级课题7项,参与国家社科课题2项、省部级10余项,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教材《山东石窟造像艺术》《陶艺基础》等7部,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