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讨论,而非单向输出。优秀的导览者不是一场“独角戏”演讲,而要开展一场引导式的对话。导览者须适时的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观众分享感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深化和拓展,从而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交流场域。
管理群体动态。导览者需要照顾到不同背景、不同知识水平的观众,确保每个人的参与感,营造包容和尊重的氛围。
其四,艺术的“诠释者”与“叙事者”——
构建叙事框架。一次好的导览通常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它可能按时间顺序、主题脉络或艺术技巧展开,像一个好故事一样有起承转合,让观众离开展厅时获得的是完整的、结构性的知识,而非零散的信息碎片。
呈现多元视角。专业的导览者还会介绍不同的艺术批评观点,而不是提供唯一“正确”的解读。他们会介绍艺术家本人的意图、评论家的分析、以及作品在当时和后世引发的不同反响,培养观众的多元思考能力。
其五,专业导览者所需的核心素养——
深厚的艺术史知识。这是导览的根基,它需要对艺术流派、艺术家、历史背景有系统性的了解。
出色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将复杂专业的知识用清晰、生动、有趣、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大众。
热情与共情能力。对艺术充满真诚的热爱,并且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观众的初始反应,即使有人不理解或不喜欢。
持续学习与研究。针对每一次画展,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案头工作,研读学术目录、艺术家访谈和相关文献,准备独一无二的导览内容。
教育与心理学基础。懂得如何设计学习路径,如何激发兴趣,如何与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人有效互动。
因此,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画展导览是一种专业时,我们才会承认和尊重其背后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准备和艺术。导览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二度创作,是导览者基于自身专业素养,将艺术作品、学术研究与观众体验巧妙融合的成果。所以,一次成功的专业导览,它能够彻底改变一个观众的观展体验,将一次简单的“观看”提升为一场深刻的“遇见”、一次启发性的“学习”和一次愉悦的“审美旅程”。
(文/朱长元,来源:朱长元公众号)
作者简介
朱长元,资深媒体人、收藏家、独立艺术评论家、国际艺术经纪人。朱长元以独特的风格谈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用可操作的角度讲述艺术知识和艺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