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朱长元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还远没到成熟期

朱长元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还远没到成熟期
2025-09-25 13:22:1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艺术市场规模的凸起,已经位居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根据权威报告(如Art Basel&UBS的《艺术市场报告》),中国市场的总销售额常年占据全球份额的20%左右,体量巨大。其中,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的中国藏家贡献全球成交额达21%。

由于“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市场的个性,使其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一些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面貌,它既有活力,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拍卖市场主导”现象过于明显:与欧美市场以画廊等一级市场为基础的不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新闻头条和价格信号常常由拍卖行创造。这就导致了市场有时会表现出较强的投机性和金融属性,价格波动比较大。

“明星艺术家”效应突出:市场高度集中于少数已成名的“蓝筹”艺术家。虽然新一代艺术家群体正在崛起,但顶级市场的焦点并没有集中到他们身上。

与西方体系的深度纠缠: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认可,在早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策展人、评论家、画廊和收藏体系。至今,这种国际的认可,仍然是许多中国艺术家市场价值跃升的一道门槛。中国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虽然加强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特性,同时由西方主导艺术价值的痕迹依然比较突出。

政策与资本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与中国经济发展周期、资本流动性以及文化政策密切相关。例如,2012年左右和2020年后的市场调整,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信贷政策变化相关联。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数字化尝试活跃:在NFT、线上拍卖、艺术电商等领域,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尝试非常积极、非常超前。尽管现在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其可持续的模式之中,但又比欧美艺术市场更显特色和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无疑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体量庞大的可以预期的全球性市场。然而,若是用“成熟”来形容它,可能还为时过早。它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应该看到,在这种“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包括价格大起大落、过度炒作艺术家的投机泡沫风险。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要从夯实基础入手,亟需建立健全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更透明的交易、更专业的艺术教育和更理性的收藏文化来支撑这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朱长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