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纪实,因此超越了表面街拍,成为一种深度的共情。他将同龄人比作“多面的梭镜”,这不仅是对拍摄对象的精准描述,也是他自身创作方法的隐喻——通过折射他人的光芒,来照亮和审视自身的轨迹。
他们与城市的关系是高度能动和流动的——今天可能因为一个机会而感觉“爱死这座城市”,明天也可能因为一次挫折而考虑“逃离”。这种关系的本质,正反映了Z世代自身的特质:务实又理想,独立又渴望连接,在巨大的不确定中,努力寻找并定义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性和幸福感。
《自拍》戚正一摄
《签名》戚正一摄
《靓女》戚正一摄
上海这座城市的魔力,在于其将“时尚变成日常、潮流变成腔调”的消化能力。戚正一的照片,正是这种快速转化过程的见证:追星、运动、街拍、个性装扮等……
今天街头那些被视为“显眼包”的先锋表达,或许明天就会成为普遍接受的常态;而那些我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店铺、关系与生活方式,也可能在转眼间成为过去。
于是,他的摄影行为本身,便具有了为流动的当下立传的史学意味。他说:“那是曾经的‘前卫’,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这句话充满了动人的张力。它承认青春的短暂性与时代潮流的速朽性,同时又用一种影像的方式为其赋予了永恒的形态。
他的作品,因此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了瞬间与永恒、个体与时代、张扬的个性与共通的青春体验。
这些影像,是写给上海的家书,也是致同代人的备忘录。
本次展览在东钱湖畔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展出,到10月8日结束。
(来源:艺术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