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德艺术基本上符合我衡量艺术现代性的两大标准——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刘巨德的导师庞薰琹在《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后记》中提示:“造型方面,一般抓住两个要点:简和变。”“变也是求简的一种艺术手法。”“破,不是把原来传统抛弃,而是破其凌乱、破其繁琐、破其丑陋、破其单调。立,是要化凌乱为协调,化繁琐为简练,化丑陋为美好,化单调为丰富多彩。”张光宇在《装饰诸问题》中也提醒装饰艺术家“在装饰问题上要极力注意运用恰当,应极力避免装饰的过分繁琐和虚伪”。
刘巨德线描手稿2025年
刘巨德艺术作品的造型正是抓住了“简和变”两个要点,“化凌乱为协调,化繁琐为简练”,秉承他的“混沌美学”理念,他描绘的不少人物形象线条轮廓极其简约,甚至没有五官,犹如“混沌的美神”。但刘巨德的艺术作品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浪漫情怀的多元抒发。他的艺术形式、线条、色彩高度简化,正适合表现他质朴、单纯而温厚的个性情感。他的抽象形式也有些几何抽象构成,但更多接近康定斯基的有机抒情抽象。他的具象形式主要描绘内蒙古故乡装饰图案化的大青山、大草原和各种奇花异卉。他尤其喜爱描绘造型线条极简的鸽子、少女和骏马。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少女是真善美的化身,骏马代表诗人艺术家奔放的情感。这三种形象是他的象征意象、情感符号和精神图腾。
刘巨德 《童年》 陶瓷 径45cm 2025年
鸽子与少女往往人鸽合一,成为张开翅膀的和平天使。少女的造型有时参考了敦煌壁画飞天(他曾经绘制动画片《九色鹿》),但更多借鉴了西方基督教绘画的天使形象,近似更加简化的马蒂斯的裸女,包括他的《母子图》也类似西方绘画的《圣母子》。刘巨德的巨幅水墨画《光的儿女》好像蒙古民歌长调,变幻的光影似乎在演绎老子《道德经》“道生万物”恍惚迷离的混沌状态。其中可以发现作者偏爱的象征性情感符号——少女、鸽子和奔马,正如他的诗歌所描述的“生命是一团混沌的光亮”。
刘巨德 《后草地》 陶瓷 径45cm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