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时代青年油画社】姚风: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时代青年油画社】姚风: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2025-10-13 14:47: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8.jpg

“提视造境: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破解算法霸权的东方智慧

在算法浪潮中守住艺术的温度,需要深植于文化土壤的审美智慧。舒勇认为,这种审美智慧正是破解算法霸权的关键密钥。当重拾毛笔创作丈二匹山水时,宣纸承载的不仅是水墨,更是千年文化基因的觉醒。手腕运转间的提按顿挫,暗合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韵律。水墨在生宣上的自然渗化,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美学密码。舒勇在艺术实践中摸索出“人机融合”的创作哲学:当AI生成的赛博莲花与传统写意荷花产生碰撞,既凸显出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张力,也催生出“墨韵流光”的新语言。

AI艺术的身份认同危机

日本跨媒体艺术家藤堂高行的装置艺术作品《拴狗的动能》,通过一只被锁在链子上、竭力挣脱束缚的机器狗,隐喻了AI艺术的现状。这件作品让人意识到,尽管机器人并非生命体,并不真正感受疼痛或愤怒,一切都受到人工控制,但它们的动作与反应仍然牵动观者的神经。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当AI能够创作情感丰富的艺术作品时,它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情感?

19.jpg

日本艺术家藤堂高行的作品《栓狗的动能》

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青年艺术家简丹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技术理性与审美感性间寻找平衡的案例。她的创作将AI图像生成的精密算法与油画刀刻的粗粝质感融合,让科技理性的光芒与艺术感性的温度在画布上共舞。艺术家和人工智能共同构成创作主体,算法与灵感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艺术家通常负责提供创作灵感、主题和审美指导,而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量的艺术作品数据,形成不同的模型和算法,辅助艺术家生成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在共生中寻找平衡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姚大钧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态论坛上宣布成立“国际AI创意联盟”。该联盟旨在推动AI与艺术的跨文化对话,建立共享数据集与伦理框架。联盟希望将以论坛与联盟为新起点,持续探索“两个AI”——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的协同进化,为全球数字文明贡献东方语境下的创造力方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指出,当AI能以惊人速度生成作品时,人类必须重新锚定“艺术智性”——那种融合直觉、经验、情感与文化背景的“独创”。技术将倒逼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独创?什么是灵感?什么是深度的美?

20.jpg

中国艺术家陈子健利用AI模拟了一台健身器材般的动态装置,为之取名《美丽身体》

图/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9月20日,青年艺术家简丹在香港举办主题为“戒甩电子奶嘴”的分享会,从艺术视角出发,探讨家庭如何平衡科技使用,创造高质量互动时光。这延续了她一贯的艺术疗愈理念——相信艺术具有缝合社会裂痕的魔力。

关键词:姚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