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济南馆”在澳门开幕。济南作为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城市馆项目”中国内地唯一受邀城市,“济南馆”以“大河奔腾”“这一站·济南”为主题向广大观众展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泉城的时代活力,由新之航打造的《鹊华秋色图》沉浸数字展惊艳亮相,新之航创新4.0数字技术重构文化传播表达,再现济南700年前鹊华秋色,刻画历史底蕴深厚、现代科技创新的文化济南,向天下讲述泉城故事!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澳门山东社团总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希华、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唐重以及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联络处处长侯静、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馆长(院长)徐琳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共同为济南馆剪彩。

“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倾力打造的国际文化品牌,以政府、企业、艺术家和公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凝聚全球创意的城市艺术盛事、文旅品牌,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女士对本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高水平艺术盛宴,既让我们看到了济南这座千年历史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其多元艺术风貌被更多人所感知与喜爱。”她同时表示,济南馆的启幕是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全新开始,期待澳门与济南以此活动为契机,在文化领域展开更多元、更深入的合作,从艺术展览交流拓展到文博资源共享、文化品牌共塑等各方面,共同推动两地文化事业发展。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利在致辞中表示,济南与澳门虽相隔千里,却山水相映、文脉相连、民心相通。作为本届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内地唯一受邀城市,澳门为济南单独设立“济南馆”,既是艺术界对泉城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更是济澳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更意味着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将开启崭新篇章。她诚挚邀请澳门同胞到济南做客,漫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古城街巷,感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文化底蕴。

由新之航打造的《鹊华秋色图》沉浸数字展成为本场焦点,原作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元贞元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这幅传世佳品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感。


《鹊华秋色图》作为济南市重要的文化符号,赋予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原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之航创新运用4.0数字技术将原画进行数字重建,让数百年前的文物“活起来”。水墨晕染特效突破从二维到三维的“次元壁”,4.0数字技术擦除画作中原有景观并替换为动态元素,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房舍隐现,树姿聚散自然,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鹊山和华山的一草一木、田园意境,沉浸式体验700年前的济南美景与人文兼具的时代图景。


本次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济南馆”由济南市美术馆策展,还汇聚了一批不同风格、内容丰富的当代艺术佳作,有传统国画作品,也有油画、综合材料、装置艺术等,彰显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展现出济南开放包容的艺术胸襟。
新之航作为中国4.0展馆设计标准制定者、国家级智能展馆设计施工标准化试点单位,始终以文化数字化建设为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之航深度挖掘多维度数字文化产业运营模式,新之航投资5000万,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国首个跨次元南北极探索中心——山东博物馆·南北极探索中心,依托自研的百余项专利和标准,融合超维数字空间计算、跨模态交互、数据驱动个性化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20多种前沿模态技术,成功打造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南北极探索中心,新之航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重构文化生产、体验、传播、消费全产业链条,为行业提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优质范本,不断在数字文化领域深耕创新实践的发展路径。新之航创新构建文化IP策划、新体验空间设计、数字文化场景研发、运营等全新文化产业新格局,以“技术重构文化表达、科技激活产业生态”为核心战略,着力构建"数字文化+"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研发创新赋能文化场景数字新体验!
(来源: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