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封面与草稿——弋舟王犁艺术文献展”11月1日将在青岛启幕

“封面与草稿——弋舟王犁艺术文献展”11月1日将在青岛启幕
2025-10-30 14:45: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7.jpg

18.jpg

封面与草稿——弋舟王犁艺术文献展

展览时间

2025.11.1—11.28

展览出品

青岛文学馆

展览策划

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

开幕时间

2025.11.1(周六)14:00

地点

青岛市良友书坊·中心店

学术支持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指导单位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青岛文学馆

承办单位

良友书坊

目录

1.前言:珍惜人间

2.艺术家简介

3.展册内页


11月1日(周六)下午2时,“封面与草稿——弋舟王犁艺术文献展”将在青岛市良友书坊·中心店启幕,再次为“光与时代——2025年青岛70后文学论坛”的“跨域”主题做出注解。

艺术与文学的交互,体现着现代创作中跨媒介美学的深度共融。参展的两位嘉宾弋舟与王犁皆具备艺术与文学的双重实践经验,也都在领域内有着不俗表现。而弋舟的系列小说集以王犁的画作为封面,不仅印证着两人的友谊和观念层面的共振,同样也可视为一种文本视觉化处理‌,为小说叙事注入了新的想象。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繁花与孤寂——黄德海对话弋舟王犁暨新作分享会”也将在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办,欢迎报名参加。


前言:珍惜人间

在写这篇前言之前,我没有以惯常的文学史思维去爬梳王犁与弋舟的谊缘。只是在王犁的票圈中,偶然看到过他说作品几番被弋舟用作了小说集的封面。

借着这次活动,我把弋舟的新集数了一遍。发现陕西师大社的“弋舟作品集”的六种封面,均被王犁的作品“霸占”。

对学美术出身的弋舟而言,这显然意味着,王犁的画作中,有种东西击中了他。

这神秘的一击是什么?

终于,在2018年弋舟写王犁的一篇文字中寻得了答案:“那个有着洁癖的王犁开始拥抱着肥腻,让笨拙变得轻盈,让浑浊得以透明,却又绝不彼此质疑,既认领了天堂亦有人间的属性,又恍悟到,人间,原来也是如此地值得被珍惜。”

在这段话中,“人间”被反复重用了两次。

更具意味的是,“以短篇小说与世界相处”的弋舟,在2025年集中收纳、装置自己的短篇小说“巴别塔”时,又用了这样一个名字——“人间纪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年7月版)。

尽管他在访谈中说,企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消解司空见惯的择单篇命名的拼凑感,但他的建构意味还是一目了然。而这装置“巴别塔”之中隐含着“变乱”意味和“通神”象征,或可视为弋舟以“短兵相接”的文本处理时代的象征。

而读解弋舟的小说,不免会发现,他的短篇构建,亦是在用虚构的方式认领“人间的属性”;珍惜人间,和在写作中发现善良并无二致。与王犁的绘画相逆的是,他敏感而强大,更习惯把透明写浑浊,把轻盈变笨拙,让肥腻减出忧郁的洁癖,让质疑变成更为不确定的怀疑。

从弋舟的叙事视角看,他们似乎总有着抑郁的自觉,仿佛是在透过毛玻璃看毛茸茸的迷离世界。但认真辨识技术与语言,会明白,这其实是个假相。

——作为操控者的弋舟有着高度的稳定性,他几乎拥有连逐个角色意识都不跑偏的能力。

与之相反,王犁的语辞澎湃和作为绘者的他实在是南辕北辙。

迫近肉身是王犁悠然自远的一种方式。像画山水一样画肉身,是王犁妙趣横生的所在。

也可以说,繁杂的现实信息和壮怀激烈,只有在王犁逼近绘画时才简化一空。

他会把身体变成一种空间关系,把身体之外浮游的那种状态,吹成一朵云,又一朵云。

而他自己几乎在没有云的世界里,云卷云舒。

从这一点上看,在王犁身上,似乎隐藏着重复甚至反复的文学性。

他的笔墨擦拭,是另一种修辞。

反观弋舟,则是在用文学做艺术。文学的自由挤破了他的画框,推倒了他的画架。他拎着词语做颜料、当材料,它们蒙着灰调,又五彩斑斓,它们叮咚作响,又偶然炸裂。

而二者的工作,也恰恰注解了本次论坛的主题——跨域实践。

跨域实践并不都意味着“左右通吃”,而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一种表达与安顿的方式。

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身份是个套子,职业也是。

但尽可能奔向无限,奔向自在,才是圆整个体创造的最佳形式。

文/臧杰,策展人)


展册内页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来源:良友书坊)

艺术家简介

19.jpg

弋舟,原名邹弋舟,1972年生于陕西西安。200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延河》副主编,曾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历获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百花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鲁彦周文学奖、朱自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人间纪年》《刘晓东》《怀雨人》《我们的底牌》《所有的故事》等作品集四十余种,著有长篇小说《春秋误》《蝌蚪》《跛足之年》《我们的踟蹰》《战事》《巴格达斜阳》等。

王犁新著《喧嚣与孤寂》丨在喧嚣与孤寂的辩证中,重现被遮蔽的艺术细节与精神轨迹

王犁,1970年10月生于浙江淳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合作导师,桂林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集《书桌画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排岭的天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忍不住的表达》(河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回到铅笔》(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1月第1版),参与主编《时钟突然拨快——生于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等多本文献,以及《王犁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画室探访——王犁的艺术世界》(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等多本个人画册。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弋舟,王犁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