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编辑截取自猫眼电影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据猫眼数据,截止到16日9时,票房已经达5.75亿,今日将破6亿。
影片以高适和李白几十年的交往和友情为主线,给观众展示了唐朝从盛世到安史之乱后衰败的时代变迁。这个过往影院前所未见的新题材,引发了一个新的观影现象。
大型背诗现场?
孩子影院里背诗是否恰当引争议
图源:《长安三万里》官方微博
《长安三万里》里面总共吟诵了48首唐诗,当熟悉的诗句响起时,看电影的人,尤其是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起来。不少观众吐槽现场背诗影响观影体验,对影院变身课堂的抱怨时有发生。也有观众认为孩子们受到故事中人物感召跟着背诗,是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不少观众吐槽现场背诗影响观影体验,对影院变身课堂的抱怨时有发生↓↓
影片上映后,影评人@图宾根木匠就发微博表示:“如果有小朋友跟着一起背诗,建议同场观众不要制止,这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是属于中国影院的独特浪漫。”
豆瓣讨论区也有观众提出,如果遇到其他不文明的观影行为,都会很义正词严地制止,但遇到小朋友背诗,即使影响观影体验,也会陷入两难,不知道该不该去制止。
网友支招:
建议影院开设亲子专场
其实,《长安三万里》的受众,可能覆盖了全年龄段。
据《长安三万里》的片方表示,电影想做的是覆盖到更多或许还没有动画观影习惯的“受众”,“好比说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平时可能不会去看动画电影”。加之影片168分钟的时长,对于孩子来说,本身也存在一些让注意力集中的障碍。因此,网上也有部分声音认为,这并不是一部拍给小孩子看的电影,除了片中密集的文史知识点和绚丽的特效画面,诗词字面意思下所表达的深意,也需要“细品”才能感悟其中的伤感或通达。也正是因为其中许多段落需要“细品”,一些希望更沉浸式进入影片意境的成年观众,才会觉得现场孩子们的背诵成为了一种打扰。
加之,在影片宣传期,其实很多家长也是被各朋友圈或短视频平台种草,每每打开各平台,都是“长安三万里最全整理48首诗,赶快替孩子收藏”,“披着电影外衣的唐诗启蒙”,“带你感受壮美大唐,壮美长安”之类,点开评价,都说这部电影能让孩子情不自禁读诗背诗,才选择带孩子进电影院上一场别样的“语文课”,背诗本身就是这些家长带孩子来看这部电影的诉求。
所以,不少网友也在评论区支招,表示希望影院开设亲子专场,或者建议成年人选择较晚的时间观影,避开孩子多的时段。
现象背后
“熊家长”比“熊孩子”讨厌多了
相比较影院里背诗,这个大家的容忍度还算ok,长久以来,大家最忌惮的还是影院里的“熊孩子”。
踢椅背、吵闹、到处乱跑......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不文明现象,许多网友都忍不住“倒苦水”,倾诉自己的遭遇:有孩子曾将爆米花不停扔到前座观众头上,甚至有孩子在影院里小便。还有网友称遇过“十万个为什么”型孩子,不停地询问电影中的问题,其家长也一直回答,最终旁边一名女观众提醒这对父女“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