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一年只看一部电影,那么他大概率会选择在春节期间走进电影院。
随着电影院在中小城市地不断下沉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影社交化功能日益凸显,以看电影的方式来完成过年的“仪式感”已然成为潮流,“春节档”已经成为电影市场最看重的档期之一。
虽然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春节档及其前身贺岁档不过短短二十七年,但是其商业价值却不容小觑。自2018年至今(除2020年),春节档占年度总票房的10%左右,因此春节档成为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一年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除商业价值外,春节档也承载着观影人的情感需求。从对《甲方乙方》的喜剧记忆,到对《流浪地球》系列的震撼、《疯狂的外星人》的独特、《刺杀小说家》的欣喜,再到对2024年春节档《热辣滚烫》的共情,一部部春节档电影构成了很多人岁月的记忆。
起源:贺岁片成形奠定欢乐基调
回顾春节档的形成以及发展脉络,会发现这一承载着合家欢功能的特殊档期,实际上脱胎于曾经辉煌一时的贺岁档。
1981年,港片喜剧《摩登保镖》于春节前在香港上映,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被称为贺岁片的电影。也就是从那时,贺岁片被默认为需满足节日的欢乐氛围。
1995年,成龙携影片《红番区》叩开了中国内地贺岁片历史的大门,最终以3500多万元的内地票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让内地的电影人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贺岁片”。1996年、1997年,成龙乘胜追击,接连上演《白金龙》与《义胆厨星》,同样都是票房赢家。
贺岁片在内地票房上获得的商业成就,深深震撼了内地电影人。他们很快意识到贺岁片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新天地。
1997年12月24日,冯小刚携喜剧电影《甲方乙方》,在欢笑中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先河,取得3000万元的票房,这部电影巨大的商业成功带动了内地贺岁片的生产热情,也刺激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贺岁片成了世人皆知的概念。
此后几年,冯小刚又以电影《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奠定了内地贺岁档的喜剧基调。观众对贺岁片的热情,被“冯氏幽默”彻底点燃,频频攀升的票房就是观众对贺岁片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