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在“全球化、多样化世界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双年展——作为个案的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启动仪式的讲话:
今天看过展览后,我想谈3点意见:
第一,30年前,我因赵孟頫《鹊华秋色图》700周年纪念来到济南进行考察。当我站在济南洛口黄河大铁桥上观望,所看到的场景,即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的景色几乎一模一样,好像700年过后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我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这一座黄河大桥气势磅礴,经过考证,这座桥由清政府引进德国纽伦堡MAN有限公司(MAN Nutzfahrzeuge AG)设计并施工,建造于1909年3月至1912年11月,洛口黄河铁路大桥通车为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最后一个竣工项目,洛口黄河铁路大桥在20世纪初,为亚洲最大跨度的桥梁。在20世纪上半叶各种战火中,洛口黄河铁路大桥曾屡遭轰炸塌损,几经修复后仍能担负日益增长的轴重。
在我们的一贯感知中,晚清是腐败落后的代名词,但是在这个时期,也能诞生这么令人称奇的铁路大桥,而且这座桥到今天还在使用,的确令人震惊!我在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因而考察与研究了黄河从元代开始的几度改道,发觉原本相连的华不注山和鹊山,由于黄河改道才两山分开,那么如何在这样一个有历史文脉的齐鲁大地上做一场世界共生的展览?那时候的我就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并且做了很多尝试。我于1992年起在济南策划了“是切断,还是延伸:1994第一届中国地景艺术展”,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与建筑师参展。2023年的今天我又来到济南,30年之后看到“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今天的展览主题和呈现面貌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整个展览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一种提升。
第二,双年展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表征,如果你到一座城市参观博物馆,无疑就是看城市以往的历史、人类变迁史、社会发展思想史的陈列。那么双年展是看什么呢?看的是这座城市此时此刻的文化诉求与精神形象。因此济南国际双年展不用美术作为名称,而是加以国际这一定语,别看只是一个词汇的小小变化,其中蕴藏着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追求。济南的城市脉络扎根在儒家文化的原点,此次双年展又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展望世界当代艺术。
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定位非常之合适,非常之有雄心壮志,所以展览一经展出就获得几十万观众排队参观,说明了展览符合时代的需要和观众的需要。如果展览的开展没有获得观众的肯定,那就说明我们双年展的文化追求和定位失败的。中国的双年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便不断引进新理念与方法,使我们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到世界。那我们追问,全国双年展像雨后春笋一般,他们为城市文化到底做了什么?一个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培育了青年观众,并且让广大青年知道何为艺术?何为当代艺术?何为世界语境中的艺术创作与创新,这样的认知与思考,对于济南这座城市的双年展普及当代艺术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