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两会声音 | 全国政协委员韩子勇:从非遗的“多元差异”中看到“融合凝聚”

两会声音 | 全国政协委员韩子勇:从非遗的“多元差异”中看到“融合凝聚”
2024-03-01 16:09:2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本期节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韩子勇,带来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用的一些思考。

韩子勇委员:从非遗的“多元差异”中看到“融合凝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炎黄春秋》杂志总编辑韩子勇

韩子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今年我的提案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用》。

首先,目前公布的我国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有10万余项。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量概念,不是无限的,项目并非越多越好,且非遗不是按行政区划分布的,行政区划不等于文脉文象。同时,名录体现的是“代表性,并非全部非遗。项目过多过碎,易深描多元、差异和边界。建议继续控制名录项目增量,更多从“交往交流交融”“向内凝聚”“融为一体”的思路,申报和评审项目,重点转向梳理、研究、阐释、拓展名录体系的内在逻辑,归类求同,打破项目边界,突出中华非遗的整体性,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内容。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建议认真分析和把握“保护”和“保存”的区别,对已有名录体系深入分析,突出重点、亮点、契合点、共同体,重心转向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作项目,求同归类,突出主题,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持续发力。

此外,应对各级非遗传承人、非遗机构负责人、非遗从业者,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工作指导培训,使其跳出“文化看文化”“项目看项目”,打破项目边界,引导公众从“多元差异”看“融合凝聚”,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使命责任。各类非遗活动,如非遗论坛、非遗节、非遗博览会等,及各种有助于增强非遗可见性的阐释传播活动,都应生动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陈雅雯)
关键词:韩子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