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我国从高等教育层面鼓励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开设音乐治疗、艺术治疗、舞蹈治疗、心理学等课程,从“优供给”层面加强美育心理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设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专业,为我国相关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美育心理育人体系。课堂教学与教师赋能:在现有中小学艺术教育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围绕新课标要求、结合心理育人目标,在原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心理育人知识点。中小学美育教师在参加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赋能培训后可开展此项工作,并不会给现行教育体系带来过多负担。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鼓励教师开设如《音乐与心理健康》《书画与心理健康》等创造性校本课程,通过组建艺术与心理社团、举办艺术心理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多渠道开展课外美育心理育人活动。
(三)共建区域大中小学美育心理育人共同体。一是由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出台拓展美育的心理育人路径的指导性政策或文件,将心理育人纳入美育教学目标。二是鼓励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与驻地各级学校开展美育心理育人共建工作,引入音乐治疗、绘画治疗、舞动治疗、书法治疗等专业方法,通过“虚拟教研室”等现代协作教学平台在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等多方面开展协作。三是发挥高校产学研优势、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在校园文化、家校社共建、教师赋能与教研督导、学生实践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育心理育人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化、多样化。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