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发生不良得到有效管控后,通过风险化解和处置,已计提减值超出损失的部分还可以回补利润。
新领导班子如何追赶?
复盘兴业银行的成长路径,同业业务曾是该行的重要根基之一。2005年后,在同业业务黄金十年中,兴业银行弯道超车,跨入了股份行优等生行列。其中,2008年-2016年该行同业资产的应收款项类投资总额从186.22亿元,增长至2.1万亿元,规模扩大超200倍,甚至超过6大国有银行,登顶行业首位。
据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曾披露,2016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同业负债总负债比例最高超过了40%,远高于股份行27%左右的平均数据。但伴随表外非标资产的膨胀,行业风险敞口也在放大。2014年,“127号文”出世,目标直指同业的非标业务。2017年,又将同业负债占比不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纳入MPA考核,行业的非标压缩大幕也由此拉开。
2016年,可以看做是兴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带领兴业创造“同业奇迹”的李仁杰行长退休,挑战留给了后继者。
7月5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23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兴业银行以1070亿美元的一级资本,排名第17位,光彩依旧。
当下,兴业银行净息差不断回落,短期内非息收入不会有大突破,如何继续挖掘财富管理等非息优势业务,形成增长点,才可能回到高增长轨道。如今高层新旧更替后,兴业银行“一正四副”高管班子也补齐。包括行长陈信健、副行长孙雄鹏、张旻、张霆、曾晓阳。新的领导班子如何带领兴业银行摆脱业绩的低迷?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债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