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要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要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建设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对山东提出目标要求、下达任务,山东对改革创新,自然要放在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前到山东调研,对改革提出要求。三中全会的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也是应该的。
从现实情况看,山东GDP总量已达9.86万亿元,距10万亿元台阶仅一步之遥,即将成为北方第一个10万亿大省。大多数省份去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5%),除西藏和新疆分别增长6.3%和6.1%,位居全国增速榜前两位,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和甘肃增长5.8%,同居第三位。山东和四川是5.7%,同居第四位。在最新2035规划中,山东获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无论对于缩小南北差距还是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为山东的口号是改革创新,林武讲话专门强调创新,创新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要加力推动科技创新,要加力推动产业创新,要加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让一切创新源泉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
林武指出,要以科学方法指导和推动改革创新行稳致远。这是对山东干部提出的要求,是对10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怎样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林武为为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导。这是推动山东在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位”“首个”“首次”等词汇引发关注,其中包括: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12英寸碳化硅衬底、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全球首发;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勇当排头兵,归根结底靠的是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一种敢于突破常规、率先探索未知领域或创造新事物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它强调个体或群体在思想、实践或技术上的原创性和开拓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动力。这么多“第一个”,正是以“首创精神”贯穿其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一变天地宽。山东是长期来偏于保守的地方,听话是山东人的重要特色。当排头兵并不容易,这点,山东需要更多的思想解放。
今年开春第一会,专门谈改革的,只有山东一家。山东这个报告,准确体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开春第一会的报告中,可以说是高水平的,虽然没有美丽的词句,然而逻辑是严密的,语言是实在的,措施是精准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且主要从山东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比较接地气,显然,山东的报告,对全国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是有引领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