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预制菜C端市场不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肉制品公司将目光投向预制菜赛道,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例如金字火腿于2022年开始布局预制菜,公司目前有6款预制菜;2023年,龙大美食的食品板块实现收入22.23亿元,其中预制菜收入为19.84亿元,同比增长50.94%。得利斯则早在2015年就切入预制菜赛道,2023年,公司预制菜中的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44亿元和3.0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89%和61.84%。
包括龙大美食、得利斯在内,这些公司都属于在主业承压下进行预制菜业务的扩张,华鑫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此类企业(上游农牧水产企业)优势在于依托原有的初加工产品进行深加工,产品力强,原材料成本低,但劣势也在于距终端消费者远,产品打造经营不足,品牌力偏弱,渠道优势不明显。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上半年,得利斯拥有山东本部10万吨预制菜产能、3万吨牛肉系列预制菜产能,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共计18万吨预制菜产能。公司预制菜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B端,根据公司对投资者的回复,2022年公司预制菜业务的BC端市场占比约为7:3。
不过,得利斯预制菜的毛利率并不高,2023年,公司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的毛利率为11.95%和4.98%,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1%和3.36%。同样,2023年,尽管龙大美食预制菜收入增速显著,但其毛利率仅有9.72%。
华鑫证券在研报中指出,B端为主的企业预制菜业务毛利率多位于10%-15%(安井/三全等),由于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低,大B客户多集中于百胜、海底捞等餐饮龙头,竞争较为激烈;而C端业务为主的预制菜企业毛利率为25%-30%(味知香/广州酒家等),由于存在终端品牌溢价,盈利高于B端。
显然,得利斯也想将其预制菜产品在C端市场进一步渗透,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于2023年投入销售费用约为1.02亿元,投放渠道包括抖音、快手等新零售平台。不过也需要看到,当前终端消费者认知培育仍在初期,品牌营销门槛较高,并且入局预制菜赛道的企业较多,得利斯能否成功拓宽C端存在不确定性。
(文/吴凡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