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进步,威海掉出前十
在菏泽身后的8个市,各有德州等四市、滨州等四市占据3000亿和2000亿档。在全省GDP前10名中,东营以3620.74亿元排名第十,比2021年进了一位,而威海则掉出前十。
2022年威海市GDP为340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考虑到2021年GDP3359.75亿元,全年增量只有48.43亿元,而东营市2022年GDP增量为213.52亿元。从产业看,东营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092.12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9、5.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而威海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则为1313.65亿元,比上年下降0.3%,这也是被东营超过的一个原因。
2022年山东16市GDP榜单上,另一大亮点是枣庄市GDP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山东经济量质齐升的特点。2022年枣庄市GDP为2039.04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分别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省0.6个百分点。
省会经济圈全省占比将继续提升
2023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起始之年。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以上,胶东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鲁南经济圈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这意味着,2025年山东GDP将达到9.6万亿元,比2022年增加8565亿元。三年后,三大经济圈总量在全省占比分别为37.5%、41.7%和20.8%。
从2022年“三圈”各自的总量来看,胶东经济圈总量为37458.06亿元,省会经济圈为32637.04亿元,鲁南经济圈为17339.78亿元,在全省占比分别为42.84%、37.33%、19.83%。这说明省会经济圈比重还要继续提升,尤其要靠圈内核心城市发展带动。比如,济南要在全省经济首位度达到16%,则意味着到2025年GDP要达到1.5万亿元以上。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