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泰安市根据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了13支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涵盖了畜禽、蔬菜、林果、水产等多个领域,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百姓家
“农民需要科技,而我们也需要到基层一线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寻找我们的科研方向和选题。”陈新说。
东平县大羊镇、临沂费县马庄镇是全国有名的“核桃之乡”,近年来,出现了核桃品种落后、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陈新和他的团队在国家核桃种质资源圃500多个核桃品种中筛选出抗病核桃品种,经过努力,成功培育出“秋香”“岱康2号”等抗病核桃品种并在低产园区应用,得到果农的一致认可。“新品种不仅发芽晚还能避开倒春寒,而且抗病能力极强。‘秋香’等核桃新品种的产量比老品种提高1倍以上。”陈新说,这就是他的“论文”。
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带来的是一场以真心换真心的“双向奔赴”,而科技部门则是这场“双向奔赴”的铺路架桥者。泰安依托驻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力量,发挥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作用,通过基层服务单位、派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基层创新创业。为让优秀科技人才肯下去、想干事、留得住,泰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整合多方资源对科技特派员予以支持。“自2011年起,我们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项目,截至目前,累计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6批次1215人次,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62项,给予支持经费920万元。”泰安市科技局局长柳桂敏介绍。
从乡镇试点到全域覆盖,从个人科技特派员到科技服务团,从服务农业延伸至支持二产、三产……十几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泰安不断深化发展,形成了成果转化、技术合作、企业辐射、团队协作等一批典型案例。泰安市科技局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在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登记注册,通过绩效评价等方式优化队伍结构,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目前,审核通过人数达到682人。2022年,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报表扬了泰安36名优秀科技特派员,获表扬人数居全省第一位。
(来源: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 秦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