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青岛市委书记与10位企业家座谈:尊重企业、支持企业、服务企业

青岛市委书记与10位企业家座谈:尊重企业、支持企业、服务企业
2023-08-06 09:26:5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不过,从青岛的城市定位来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拉动力,还是在制造业上。从上半年数据来看,青岛的制造业依旧保持持续回升的态势,但5.4%的增速也说明发展依然承压。

图片

从本次座谈的企业数量来看,制造业企业占到半数以上,也能看得出青岛对制造业的重视。这当中,既有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这种龙头企业,用大体量承担着“大增长”的任务;有明月海藻、海泰光电、华芯晶电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成为突破发展的“新动能”担当;也有以汉缆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这是青岛动能转换的主战场。

宏观来看,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池,就是24条重点产业链,在这个动能池中进一步细分,就是产业链串联下的一众企业。本次参会的企业,只是青岛企业群体中的代表,而根据这些企业意见进一步优化的青岛营商环境,惠及的则是全市企业。

2

着眼企业所需,精准优化营商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青岛再一次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支持企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今年,青岛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重点工作,提出要持续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三条线”。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是贯穿“三条线”始终的“攻坚战法”,是做好全局全链条工作的底层保障。

针对服务环境,青岛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眼下,青岛正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超过99.5%;

针对要素环境,青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大力提升全要素供给能力。评价营商环境的优劣,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建设是第一标尺,企业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是第一准则……

图片

就在8月2日,青岛还在“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全市服务企业统一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质量。

全市服务企业统一平台,要整合优化全市各类涉企服务平台,在八月底之前统一为政策发布兑现、企业融资服务、企业诉求办理三大平台,形成平台流程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推动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实现对企服务的从“有”到“优”,“化繁为简”。

营商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好不好用户说了算,因此青岛明确营商环境工作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实体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质量,引进建设了多少大项目、好项目;以企业和群众的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和群众的感受为第一感受——也就是说,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有没有效,要在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的发展主战场上予以验证:

今年上半年,青岛387个2023年度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984.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7.8%,超时序进度37.8个百分点;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3526亿元,增长10.4%,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8个,同口径同比增长16.7%。

3

营商就是赢商

粗略统计,今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营商环境”一词出现183次,平均每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出现6次,频率颇高。

例如,北京就印发《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打掉”隐性壁垒,实施公平竞争政策;《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成为上海市政府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195条任务举措;深圳则在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突出强调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

青岛今年出台的《全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则明确了聚焦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目标,深入开展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六大专项提升行动”的青岛路径。

图片

在这个“底层逻辑”指导下,青岛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紧紧围绕着项目这个关键点。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