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海岸新区,视听产业上下游高端价值链正在形成。要找美术制作,有著名影视制作人黄宝荣的宝荣宝衣,香港著名置景道具专家钟剑伟的永誉传媒,国内成立最早的物理特效公司希娜魔夫,为《封神》提供概念设计的末那众合,以及参与《流浪地球》置景的海好影视;要找影视器材,有国内排名前十的火焰山、优绩、全视角等,可满足国内外各类剧组的影视器材使用需求;要找影视制作,爱奇艺、奇树有鱼等500余家出品、制片、发行高端价值链企业落户新区,还有参与《流浪地球》系列、《长城》等影片制作的三界影业,可提供现场调色、视频管理、云拍摄等服务;要找视频合作伙伴,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有京东方、海信、爱奇艺、无锋科技、甲虫动漫、上海恒润等300余家企业……
截至目前,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共集聚影视及网络视听制作企业近900家,累计接待剧组300多个,其中网络视听产业剧组达到3/4。以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为平台的制作配套供应链已基本形成,涵盖影视制作全流程及周边配套“吃、住、行、游、购、娱、文、教”全业态。
视听产业的链式集聚,既得益于市场“无形之手”的自行调节,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规划筹谋。
青岛市成立由灵山湾开发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担任链长,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部门、功能区、镇街、国有平台公司参与的“五位一体”平台,以招引剧组项目为核心,引入一批高端配套企业,强化视听产业链式集聚。
这种链式集聚,发挥出产业链“虹吸效应”,吸引企业纷至沓来。“我们主要从事文化科技、文化装备产业,供应链主要涵盖影视策划、项目策划、投影机、液压装置、特种影片制作、影视后期加工等领域。经过前期调研发现,这些产业在西海岸都有很好的匹配。”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郭昌宏说。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期间,恒润集团将分别与西海岸新区、海发集团签约,共同在影视、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相关业务。
优化营商环境
树立影视服务新标杆
人才,是衡量城市经济活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完备的视听人才体系:推进青岛电影学院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设立青岛电影学院东方影都实训中心,发挥工业化影视基地优势,为学校师生提供剧组实训、高端设备实操、头部科技企业合作培训等,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青岛影视基地与上海科技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黄海学院、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及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双向赋能。截至目前,新区影视相关专业在校生超过6000人,海发产教融合基地与国内头部企业及1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共培养各类视听人才1800余人。
除了人才支撑,营商环境也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全流程影视服务体系,新区设立全国首家地方影视服务管理机构——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作为剧组和企业的贴心“娘家人”,该中心梳理涵盖行政审批、海关、公安等方面的20余项影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提供“一窗受理、全流程跟进”的一站式服务,还为每一个前来拍摄的剧组配备一名24小时服务专员,树起公共服务标准化、政策兑现零跑腿、业务办理零等候的“一标双零”影视服务新标杆。“无论是到医院、派出所等机构拍摄还是占路拍摄、社区取景,只要剧组提出的需求合理,我们都会提供帮助,减少剧组在公共资源协调、手续办理上耗费的时间,确保其能集中精力专注内容创作。”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说。
与此同时,西海岸新区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相继设立青岛东方影都影视发展基金、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出台《关于支持影视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青岛西海岸新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对影视及网络视听作品进行全流程、模块化扶持,加快产业要素集聚。自2015年以来,新区共向视听企业和剧组兑现政策资金近2亿元。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