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微凉,步履蓝湾绿道,一幅海天相接、云浪共舞的滨海风光图卷令人神往;俯瞰山头公园,犹如颗颗珍珠,星罗棋布般串起厚重的生态底色。岛滩湾相拥、山海城相连,秋日的青岛西海岸芳容明艳、美不胜收,青山绿水之间满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今年,全国、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相继召开,分别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山东、美丽青岛的动员令。9月13日上午,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新区建设推进会召开,对新征程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新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力守护好新区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区。
▲风景怡人的唐岛湾秀出新区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推进污染防治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年来,PM2.5、PM10分别改善32.5%、37.2%,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6.2%提高到86.3%,历史性实现重污染天气连续清零。”“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年均值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在会议现场晒出的一组成绩单,是对新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跃升的最好说明。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美丽新区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都取得显著成绩,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将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标志性战役,三年内推动PM2.5、PM10年均浓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提升。”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表示,要统筹重点攻坚与系统治理,紧抓白马河等重点工程建设,统筹水质断面保障与总氮控制,确保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标。建立土壤分级分类管理名录,推动灵山岛、青钢等完成“无废岛屿”“无废工厂”创建。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将积极融入全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工作体系,重点推进扬尘撒漏污染整治,深化施工扬尘、道路撒漏和建筑废弃物消纳“一体化执法”和多部门协同执法,压实餐饮油烟防治分级分类检查和群众诉求精准精细处置,按节点有序开展建成区内露天烧烤、露天焚烧专项行动,落实水环境污染常态化巡查和重点排查,在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的同时,有效改善城市品质。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持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新区将精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打好碧水保卫战,让清水绿岸蔚然成风;打好净土保卫战,让土壤环境更加安全稳定,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走好共赢之路
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9月8日,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正式揭牌,首批总投资229亿元的10个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为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
从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区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区发改局在会议现场总结了新区“以绿色低碳转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近年来,新区始终将绿色低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靶向突破“5+5+7”重点产业,3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挂牌,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33家、124家。2022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9%,五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新能源装机总量79.39万千瓦,占比超全市四分之一,年发电量超1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9万吨。“十四五”以来,新区能耗强度下降9.72%,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推动美丽新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气候投融资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提升绿色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新区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正在探索如何全面发挥绿色金融体系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作用。
新区先后举办中欧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会议、中欧可持续发展青岛论坛等,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在新区设立绿色金融专营事业部,全省首笔碳中和贷款、首单附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的绿色贷款落地新区……
下一步,新区将加快气候投融资项目的挖掘、培育,形成独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用足用好生态环境部、亚洲开发银行、北京绿交所“气候融资加速平台”,推动气候投融资项目快融资、多融资,打造气候投融资“西海岸模式”。加快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运营,探索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开展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建立陆海统筹的增汇模式,率先建设海洋碳汇特色示范区,在国家“双碳”战略大局中展现新区担当。
坚持生态养海
打造海洋生态文明新高地
持续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高水平编制海岸带及海岛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海域及海岛精细化管理,区人大出台保护连三岛片区的决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海洋十年”青岛倡议发布,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联合国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打造海洋生态文明新高地,是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保护海洋生态才能实现“蓝色国土”的永续利用。区海洋发展局表示,将实施生态养海,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在建设美丽海洋上发挥支撑作用。要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化陆海联动综合治理,加强海岸线、海岛保护与管控,高质量实施古镇口岸线整治修复、灵山岛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建设美丽海湾,争创全国“和美海岛”。要积极推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与气候关系协作中心实质化运营,拓展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渠道,积极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新区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考量的不仅是口头上的“落实”,还有行动上的“扎实”。
“我们将积极贯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结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开展规划环评跟踪检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有序推进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立足主导产业,发力园区建设。”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表示。“我们将着力加强污染防治攻坚,统筹推进河(湖)长制落实,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为建设美丽新区作出新贡献。”区城市管理局表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区上下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