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淄博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的背后是人才之争

淄博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的背后是人才之争
2023-09-20 17:54:43 来源:中华网新闻

其实早些年,“抢人大战”最早发端于武汉、南京、西安等一众二线城市。以武汉为例,2017年初,武汉就提出了“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豪言,并将“抢人”列入“一把手工程”。

几年来,武汉“抢人”成果显著。2017-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从1091.3万人暴增至1364.9万人,4年增长273.6万人。

由此可见,“抢人”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对人口增长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不过,与2017年的首轮“抢人大战”不同,当下的“抢人大战”面临一个关键变量: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61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城市“抢到”每一个人,在当下都显得更加珍贵,特别是对仅拥有三线城市体量的淄博来说。

淄博2.png

毕竟,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正愈发凸显。

以青岛为例,青岛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在当地高校打响。2012年以来,青岛高校总数由23所增加至29所,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从32.4万人增加到45.72万人。

作为城市吸纳人才的“蓄水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3.3万人,加之2022年一次公开报道的38.45%留青率,若以此计算,每年因高校留青人才就高达5万之多。

再比如,以产兴城的西安,走出了一条由产业吸纳人口的道路。人随产业走,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因此形成正向循环。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较上年增加12.29万人,增量超过成都,成为西部地区人口增量第一城。

常住人口的快速增加,西安的城市框架也因此加速拉开。比如,截至2023年底,西安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15公里,相较刚提出“抢人大战”的2017年,5年增长超200公里。

由此可见,“人才”“人口”对一座城市来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

如今,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的淄博,究竟又落实了哪些政策与手段?

出击

2023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消息称,聚焦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落实,山东16市紧扣本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确定了2023年度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

其中,淄博确定了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换位青年视角打造“十大青年发展新高地”;深入推进落实“人才金政50条”,布局打造一批青年人才友好型基地,年内新引进青年人才4.3万人以上等目标任务的“一把手工程”。

淄博人才工作提高到全市层面,源于2017年12月出台的“人才新政23条”;2019年12月,淄博加码“新政”,出台淄博“人才金政37条”,再度拉高了山东“抢人”上限。

随后,淄博又相继发布《关于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

2022年8月出台的“人才金政50条”,首次将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毕业生、中级工纳入人才补贴范畴,淄博人才政策在省内甚至全国均有较强的竞争力。

事实上,资金补贴、降低落户门槛、购房福利等条件吸引人才,已成为各地招贤纳士的一个普遍现象。

然而,政策激励或许是“人才之争”这道时代命题的加分项,而前瞻性的产业链布局和雄厚的产业实力,才是留住人才的必选项。

聚焦到此次“淄博人才节”,在外界看来,这是淄博将人才相关活动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比如,活动期间将发布《淄博市氟硅材料产业发展报告》,邀请氟硅领域顶尖专家作主旨演讲,氟硅产业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供需对接等;

再比如,举办“数聚淄博”—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发展主题洽谈、“淄博智能制造人才银行”发布会;组织“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秋季引才活动。

以产业为主,多领域、全方面覆盖,是此次“淄博人才节”的最大特点。

除产业赋能外,在不同环节还增设了“多彩活力·筑梦淄博”人才节交响乐晚会、“五彩绚丽·人文淄博”走进文博场馆和考古基地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海外高层次人才淄博行等多维度创新性活动,提升人才感知度。

毕竟,人与城市相互依赖,城市与人互相成就。这是城市发展亘古不变的底层逻辑,也是淄博人才工作的意图所在。

(来源:齐鲁壹点 柳泉录)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