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陆域经济生产要素向海洋延伸和集聚,源源不断的资金、科技、人才、政策进入海洋产业领域,经略海洋步伐进一步加快。
从2023年全市海洋数据来看,在1596.8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中,不靠海、不临海的13个内陆县市区,贡献了56%,占到一半以上,有效促进了海陆两系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统筹陆海生态建设
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环境相异,但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莱州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至少30年才能完全交换一次,生态环境本身比较脆弱,而潍坊有11条河流在此处入海,让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这样易破坏难修复的“体质”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开发保护?潍坊坚持的还是海陆一体化生态治理。
潍坊实施“流域—河口—海湾”污染联动防治,对11条入海河流实施总氮控制“一河一策”管控,实施15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累计修复滨海湿地2164.63公顷、岸线14.8公里,确保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高于省定目标。
同时,还加大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养殖尾水稳定达标排放;推进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持续巩固滨海湿地生态和已整治岸线,完善渔港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不仅注重“治”,潍坊还十分注重“防”
比如,在盐碱地上开创了“柽柳+肉苁蓉”林下种植产业新模式,既收获了经济效益,又构筑起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比如,推行底播型海洋牧场,将海水分成上、中、底三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贝类物种,立体养殖不仅能提升海水利用效率,也能很好地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发展。
再比如,潍坊联合各大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开展莱州湾南岸海草床资源调查和保护修复,曾经严重衰退的海草床面积正在逐步增加。
当前,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居全省第二,拥有全国唯一、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柽柳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海草床面积近400公顷、居全省首位,同时又是全省最大传统贝类“仓”,为发展“蓝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储备。
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陆海统筹、江海同步的综合防治体系,更需要陆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统筹陆海交通设施
港口是向海图强的“桥头堡”,如果没有港口,海边就是潍坊发展的“终点”。有了潍坊港,港口便成了潍坊海洋发展的“起点”,也成了潍坊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支点”。由此可以看出港口对于沿海发展的重要性。
潍坊北部最初的建港条件并不好,却克服重重困难促成了潍坊港的建设和运行,如今建成中港区5万吨级滚装泊位,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1个,早已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为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中的重要一环。
摄影:袁彦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