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是N个社会风险集中治理,重点聚焦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消防、电动车等突出风险,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全力筑牢市民生活的“安全基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通道”(消防救援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占堵问题,会同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破网、透窗、清道“三个行动”,创新“智慧物联+现场执法”双线巡查模式,清道拆障占堵通道1.4万处,并制定划线、标名、立牌“一套标准”。针对安全问题多发的电动车停放乱象,在全面组织排查整治的同时,加快推动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清理违规停放车辆9008辆次,为1.3万部电梯加装电动车阻止系统,设置电动车充电端口15.6万处,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此外,针对节点性、季候性风险,青岛市组织开展了“两院一校”(医院、养老院、学校)夜查暗访、海上加卸油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全面管控风险、消除隐患。眼下,结合岁末年终安全生产形势特点,近日青岛市启动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冬日安澜”行动,重点聚焦消防、一氧化碳中毒、建筑施工等冬季事故多发领域,开展问题隐患集中整治。今年准备将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纳入2025年市办实事(给未集中供暖区域60周岁以上农村低保及分散供养特困的2.48万户家庭免费安装CO烟感报警器),着力从根源改善百姓安全取暖的问题。
明确剧本杀、密室逃脱、旅游民宿等20个新兴行业领域监管责任
立足“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青岛市研究制定了一批保障措施,概括来说是“三个有”。责任落实“有法可依”。重新修订了《青岛市安全生产条例》,明确剧本杀、密室逃脱、旅游民宿等20个新兴行业领域监管责任;出台《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措施》和《生产经营单位危险作业安全指南》,明确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两个末端管理责任,从根源上改善了“看得见管不着、有人问没人管”的问题。
履职尽责“有据可循”。制定了“三张清单”:第一是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政府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第二个是责任落实清单,明确党委政府、行业部门责任落实的若干问题,为全市各级履职尽责提供参照;第三个是常见违法行为清单,公开危化、工矿商贸等领域企业131项常见违法行为,指导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少作“无用功”。
工作落实“行必有果”。一年来,青岛市安委办通过“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等方式,对各项执法检查、专项整治进行动态跟踪和督导。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三函”制度,一是对重要节点特殊苗头性风险,发风险提醒函;二是对检查发现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发问题督办函;三是对问题整改、工作落实不力的行为,发追责问责函,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