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态就是“金饭碗”。新区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形态多元的金融创新工具,推动海洋保护治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唐岛湾湿地运营管理方——青岛西海岸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从兴业银行青岛开发区支行拿到了一笔2000万元的低息碳汇贷,专项用于湿地岸线清淤等。这笔贷款的质押,不是固定资产,而是唐岛湾湿地好气候带来的“碳”资源。
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碧海蓝湾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11月7日,新区“碧海含金蓝碳有价”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视线从绵长的海岸线暂离,转向波澜起伏的海洋,这里是深邃无垠的“蓝色粮仓”。
每天早上,薛家岛街道刘家岛村的渔民刘光华都要开船到石雀滩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鲁海丰海洋牧场),“细耕”自己负责的一片海上养殖网箱。
水深15.9米、温度23.5摄氏度、盐度29.6‰……走进鲁海丰海洋牧场的控制中心,一组实时生态数据显示在大屏幕上。紧接着,水下摄像头接入实时画面——浮游生物摇曳生姿,鱼类游来游去,一派生机勃勃。“2009年,我们开始投放人工鱼礁、种植藻场等,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这几年逐渐看到了效果。”鲁海丰海洋牧场负责人汪显刚介绍说。
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7处,分别占青岛市、山东省和全国总数的77.27%、23.61%、8.99%,成为全国县县(市、区)级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群。
岛滩湾相拥,山海城相连,碧海蓝天是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出台省内首个“依港管船”规范性文件并在全省推广;颁发新区首本“立体分层设权”海域使用权证书;开展海洋碳汇标准体系研究,探索碳汇交易路径……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新区故事”令人期待。
“我们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经略海洋战略,推动海洋科技、开放合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说。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