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创新浪潮奔涌,产业高地崛起,看济南超“燃”创新力是如何炼成的

创新浪潮奔涌,产业高地崛起,看济南超“燃”创新力是如何炼成的
2025-02-14 18:23:4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年,济南科技创新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全球首片大面积单结钙钛矿电池组件下线;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比肩国际顶尖水平;齐鲁制药全球首个PD-1/CTLA-4双功能抗体药物获批上市;空天信息省实验室揭牌运行……英国《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济南居第31位,较上年提升1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济南保持第15位,在非直辖市城市中保持第12位,属于“科技强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更是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这座“科创之城”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新赛道”

走进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光照智能温室,一排排实验材料整齐地培育在植架上,在全光谱LED灯的照耀下成长,这些材料正是通过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精心改良的“未来之星”。

2024年5月,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自主研发的矮秆玉米获我国首个主粮作物的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这是该公司继高油酸大豆、长童期大豆后获批的第三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安全证书获批量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对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舜丰生物利用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底层核心工具,对玉米基因进行改良,成功培育出矮秆玉米,并获批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与普通玉米相比矮秆玉米株高降低25%、穗位降低40%,茎秆更为粗壮,抗风能力增强,耐荫蔽,适合密植,增产效果好且更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已在黄淮海地区开展小面积试种,在5000株1亩密度下实现增产10%。预计未来3年内通过矮秆玉米新品种的审定并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实现玉米株高降低5%—50%,密度提高至每亩5000—6000株,大幅提升玉米单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舜丰生物正是济南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在新能源领域,2024年12月31日,山东能源集团成功产出全省首片大面积单结钙钛矿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15.024%,创下全国中试线建设速度与效率提升“双纪录”。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长江以北大尺寸钙钛矿电池的空白,更标志着济南正式跻身国内钙钛矿产业化“第一梯队”。在碳化硅材料领域,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该材料面积是8英寸的2.25倍,而单位芯片成本是8英寸的50%,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国内外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而济南能源建设发展集团研制的“地热钢套管桩与空气能源塔耦合热泵技术”,通过钢套管桩“一桩两用”,地源与空气源热泵耦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华山多能互补热泵供热制冷示范项目建成应用。

2024年,济南新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6项,市区域内高校院所、企业获2023年度国家、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4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4项、省科学技术奖129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成效不断显现。此外,济南市科技局通过“揭榜挂帅”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凝练发布榜单93项,吸引24家国内外高校、24家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和30余家科技型企业揭榜。目前,78项榜单已成功揭榜,首期将安排财政资金3120万元予以支持,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按下“加速键”。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如今,空天信息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与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

2024年9月,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成立,为济南抢占空天科技高地注入强劲动能。据悉,该实验室依托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发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优势资源进行建设,2024年度实验室已对外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自然基金、横向委托等各类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2.3亿元,已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主持国家标准1项,参与国际标准1项,获2024年度济南市好成果2项,正在探索成果转化路径。

2024年12月,我国首颗低倾角、超低轨合成孔径雷达(以下简称“SAR”)卫星——海哨一号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正是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研制的全球首颗高性能多极化SAR载荷,卫星观测效能大幅提升,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低空经济的重点领域,济南同样在加快布局谋划。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成功构建了低空监视服务网并实现低空飞行多元立体监视,为低空飞行管理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完全自主可控。据悉,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已在济南雪野湖—平阴机场600平方公里范围内构建了低空飞行试验场,正在开展多维度、全天候的飞行验证,在保障低空飞行安全、公共安全、空防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低空飞行流量,加速其在无人物流、城市治理、空中旅游观光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量子科技领域,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各项性能指标与美国谷歌105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垂柳”(Willow)水平相当,标志着中美两国同步实现了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不仅标志中美量子计算进入“并跑”阶段,更为全面推动量子计算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济南市前瞻布局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以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为例,实验室前瞻布局下一代空天信息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突破空天平台和先进载荷制造、空天信息关键材料与器件、低空信息技术与综合应用、空天信息智能应用与服务等5个技术方向,建设临空无人飞行系统研发平台、航天微波遥感系统研发平台、三维集成微系统研发平台、地球透视探测系统研发平台、空天信息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条件。而在量子产业领域,济南已经深耕了十余年,已在技术研究、产业发展、标准制定三个维度实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全领域布局。

科技创新的“济南担当”

加快构建创新平台体系,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2024年,在科技创新领域,济南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

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126家省重点实验室构筑起实验室体系,量子研究院、空天信息省实验室等高端平台持续突破,8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51家院士工作站,支撑起覆盖“从0到1”基础研究再到产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济南还打通了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50场路演对接促成300个项目“联姻”,“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撬动15亿元融资。此外,济南还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2024年获批的26项省重大科技项目中,85%由产学研联合承担,65%由企业主导。

从新能源新材料到量子计算,从高端装备到生物医药,济南科技的2024年,是突破之年、丰收之年,更是厚积薄发之年。政策护航、企业发力、人才集聚,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面向未来,济南科技的故事,仍将续写“硬核”篇章。

(来源:新黄河)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创新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