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以“数智典藏、云链共享、全域统建、多维赋能”为核心理念,构建起集史志编研、智能检索、沉浸阅读、多维展示、协同管理、交流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方志服务平台。平台设置地情概览、网上展厅、志鉴成果、影像威海、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六大功能模块,首批上线数字化成果223部,涵盖党史、志书、年鉴、地情资料等门类资料,总文字量达1.7亿字、图片1300余张。地情概览板块用图文展示城市历史,像地图一样直观;志鉴成果支持全文检索精准定位与类纸化交互阅读,无缝衔接的数字化检索效率与传统纸质文献的深度研读体验;线上展厅可云参观方志馆,配有语音讲解,历史故事随点随听;影像威海收录千余张威海老照片,指尖轻划即可追溯城市记忆,让历史在影像中生动流淌;通知公告栏实时更新,并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查阅等“一站式”便民服务。用“看得见、听得懂、找得到、用得上”的方式,把威海的历史文化装进电脑手机,真正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触摸”城市历史,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文化。平台4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市民可通过访问威海党史史志官方网站(http://dssz.weihai.gov.cn/)“数字方志”栏目,一站式体验平台全部功能。
威海市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的建成,是近年来市委党史研究院(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党有所需,史有所为”的职责使命,主动作为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下一步,将继续锚定“智慧方志”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志鉴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深化全域资源整合共享,构建协同服务体系,创新开发数字方志应用场景,推动“指尖读志”“云端用志”服务升级,做好数字方志资源普惠服务,满足人民群众读志用志需求,提高地方志资源服务社会能力,为推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更多党史史志力量。
“大河奔流•红色血脉——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主题展”有六个篇章,主要内容有哪些?
展览全程共分为6个篇章,第一篇章“热血高原”,讲述了在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的黄河上游高原地带,工农红军血洒万里长征路,西路军血战顽敌以及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为国铸剑,孕育伟大的“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史实。第二篇章“英雄太行”,描绘了在党的领导下,山西地区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八路军抗日战争的重要主战场之一的画卷。第三篇章“宝塔光芒”,讲述的是陕北和延安,哺育着中国革命茁壮成长,锻造并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第四篇章“挺进中原”,讲述了河南工人运动纵深发展,最终推动大别山区鄂豫皖根据地形成。第五篇章“红色齐鲁”,是在山东大地上,党组织领导全省人民光复齐鲁河山,在战火中创造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山东。第六篇章“把舵领航”,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威海市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设置了六大功能模块,并首批上线数字化成果二百余部,该平台有哪些特点?
威海市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系统调研了江苏、广州等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立足威海实际,创新构建了全省首个“双端协同、六维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架构。该平台系统性地实现了先进经验与本土特色的有机融合,为全省数字方志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威海经验。主要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