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同网,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7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1.3公里,改造危旧桥6座,实施农村危房和抗震改造36户以上。二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同标,推进教育优化乡村中小学校布局;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400个;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统筹建设。三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成粪污资源化利用集中处理站10处,完成省定2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2个。四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等回收网络,支持快递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三年行动,重点储备一批“80后”后备力量;积极稳妥推进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组织好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二是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策划实施一批“蒲公英”服务项目,开展农民丰收节、黄河大集、公益电影放映、大活报等活动,组织送戏下乡演出2300场次。三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安宁,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
今年威海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今年按照“提品质、拓链条、树品牌”的工作思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全面提升。提品质,夯实产业基础。一是选育优良种质资源。以选育新品种为核心,年内计划引进选育苹果、花生、蓝莓等特色产业新品种50个。二是培育优质农产品。始终把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推动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2025年新发展“三品一标”产品20个以上。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三驾马车”,积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今年在乡村振兴激励政策制定上,也会重点向“三驾马车”倾斜,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拓链条,提升产业质量。一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大力推进苹果、西洋参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企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争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保持在190家以上。二是实施电商助农销售行动。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发展“电商+休闲农业”“电商+民俗文化”等新业态,推进直播电商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继续落实“齐鲁农超”平台建设工作要求,力争入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5家以上。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农产品上市、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农产品惠民活动,通过发放农产品消费券,刺激农业产业消费。深入挖掘千里山海路沿线农业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形成“上午摘果、下午赶海”的产业融合发展场景。
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线上,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在国内主流媒体对威海农产品进行宣传报道,搭建威海农产品专栏,通过设立知名农产品、品牌人物故事、产品购销等板块,集中宣传推介威海特色农产品;开展全国网红进果园活动,邀请知名网红大V,通过视频评比的方式,对威海苹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宣传。线下,做好市场推广。围绕苹果、西洋参、无花果、花生、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开展专题推介活动,在济南设立威海农产品推介中心,展示威海特色农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农交会”;组织知名农产品企业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对接活动,让全国的消费者体验“威海味道”,不断提升威海农产品的品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