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之下,各个开发区项目“佳讯”频传。
2月14日,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重点产业园企业集中入园仪式。本次活动中,共有21家企业分别入驻产发先进装备智造港、华曼汽车产业园、山东三盛环保科技产业园等3个园区,涵盖了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实现固投约8.5亿元,年产值约13.6亿元。
4月16日,济南市钢城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4个项目分别为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轴齿类零件机加工项目、年产360万件精密减速器零部件项目、新能源电动重卡充电站项目及网络数据处理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进一步推动钢城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一个个项目的种子落在各个开发区,共同为泉城的发展蓝图增添着浓浓春色。
创新开放的引领区
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是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如何借此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每个开发区的必答题。
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的济南高新区,追“高”逐“新”正是其使命所在。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济南高新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能级,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2024年度,济南高新区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占全市总量约35%,居全市各区县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500家,创历史新高,居全市第一、全省开发区第一。
今年,济南高新区还将继续精准化培育科技企业,落实研发财政补助等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济南综合保税区、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的双综保区“配置”为济南搭建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24年,济南双综保区跨境电商业态加快发展,保税维修业务进一步扩展,海外仓布局更加丰富,二手车出口业务加快探索,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累计新增外贸企业超200家。全省首单“商业保函+前置验证+分送集报”业务模式成功实施,全省首笔“一票多车”出境业务也顺利落地……共同勾勒出济南双综保区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凝聚产业合力、打造项目磁场,城市的发展“主引擎”正在轰鸣。全市开发区也将继续以创新之姿、开放之势,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