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以人才供给为纽带、以产教融合为引擎,通过培育适配地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构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济南市商河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经济运行态势持续向新向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与蓬勃活力。在商河县高质量发展的背后,职业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近日,记者走访了商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部分职业院校,探寻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功密码。
紧扣产业脉搏,构建精准育才体系
商河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高匹配度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精准赋能产业升级所需。根据商河县高端生物医药化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健康食品、低空经济等优质产业链项目人才需求,引导职业院校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
在低空经济领域,依托商河通用航空产业园,推动山东万通技工学校成立航空产业学院,增设航空机务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领域,助力山东新华技工学校设立“3D建模、印刷包装”等冠名班、定向班。
此外,商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实训商河”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相关部门和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260余个,拓宽了学生实践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这种“靶向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痛点。
深耕教学创新,筑牢教育质量根基
商河县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是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和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共同研发项目等方式,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这种合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