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消费市场传递出了一些新变化。
为爱“吃谷”、“任性”婚礼、跟着演唱会去旅行……面对这些消费的新动向,青岛的消费场景随之焕新,“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甜蜜经济”等业态不断丰富,这些新引擎成为驱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场景持续上新
潍坊二次元爱好者依粥(化名)得知某奶茶品牌与游戏《崩坏:星穹铁道》联动推出主题饮品和周边赠品后,早早就定好提醒闹钟。开售当天,他一早赶到该品牌在青岛的联名主题店时,现场已大排长龙,其中有不少和他一样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消费者。
不久前,在内蒙古工作的邢爽趁着休假与男友在青岛崂山区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婚礼没邀请双方亲属,除了在场的摄影师和化妆师,见证他们人生重要时刻的就只有辽阔的山海和温暖的沙滩。这是时下“大热”的“目的地婚礼”——不同于以前的婚拍,新人前往目的地举办一场婚礼,这场婚礼不仅包含庆典,还结合了蜜月和旅拍,“在青岛办完婚礼后,我们回去只需要办场答谢宴。”邢爽说。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在崂山区经营民宿的主理人欣欣告诉记者,他们有意识地按照“目的地婚礼”的需求丰富了民宿的服务内容、优化了陈设,目前手头已经收到了20余场婚礼订单,且近八成订单来自外地。
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密集举办的演唱会让这里热闹异常。6月13日,一位来自北京的消费者抵达青岛,与从老家蓬莱赶来的父母集合。她为一家三口预定了当晚凤凰传奇在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的演唱会门票。看演唱会是她自己休闲的方式,这次,她还带父母一同前来,这被戏称为年轻人“尽孝”的新方式。趁周末,她还计划带父母在青岛观光,品尝青岛美食……
不要小看一个周边、一场婚礼、一张演唱会的门票,这些新场景蕴含着巨大的消费能量。
去年10月,在青岛举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期间,近4万名观众涌入青春足球场,单场赛事直接收益达8000万元,带动酒店入住率飙升至98%,周边商圈营业额更是增长300%。
“婚庆+”带来的消费增量也十分可观,截取青岛电影博物馆婚姻登记巡回点的样本可以发现,设立不到两年的时间中,该登记点已累计办理跨区域婚姻登记500余对,带动周边消费超过千万余元。建筑风格独特的安娜别墅婚登巡回点更为典型,每年吸引大量年轻人在这里结婚登记,这里还曾入选“全国最美婚姻登记处”,同时带动曲阜路片区相关产业,实现了“领证+旅拍+婚礼”一站式服务,每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
背后的情绪密码
在这些新兴消费现象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麦肯锡调研揭示,64%的中国消费者将精神满足列为首需。淘宝天猫最新“618”消费数据显示,潮玩、宠物、运动三大品类爆发,453个品牌成交破亿,2400家潮玩店增速超100%。
在情绪消费中,身份认同的彰显、情感缺失的代偿以及社交资本的积累成为三大驱动力,也因此而催生出一些典型的情绪经济的赛道,呈现出与传统消费方式不同的特点。
身份认同的渴望在“吃谷”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依粥抢购游戏联名奶茶时,他购买的不仅是饮品,更是对某个二次元角色的情感投射。这种投射构成了年轻人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通过拥有特定周边来宣告“我是谁”。
情感代偿的需求则催生了“微度假”和“治愈经济”的繁荣。深蓝智库的调研显示,超九成“Z世代”会因演唱会、电竞赛事或漫展等锁定出行目的地,其中近八成消费者表示,在观看演出或赛事之余,会顺便在目的地及周边地区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