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终迎破茧时刻。2025年高考放榜日,商河县用一份“历史最佳成绩单”回应了社会各界的期待——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教育生态变革的必然结果。更令人振奋的是,商河高中成功实现“反虹吸效应”——不仅留住了本地的优质生源,还吸引了周边区县众多学子慕名而来。“以前总想着把孩子送去外地名校读书,现在发现家门口的学校一点不比大城市差!”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由衷感叹。
教育生态的质变引来广泛关注。去年9月,济南市60所高中的校长、级部主任齐聚商河一中,进行为期三天的“沉浸式”教学观摩。从清晨升旗到夜间自习,从课堂教学到教研活动,教育同行们试图解码这座北郊县城的教育逆袭基因。当商河教育从“追随者”蜕变为“领跑者”,高中教育的崛起更为县域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塑灵魂:全环境育人,绘就生命成长“同心圆”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商河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儒学+红色”双轨育人模式。34所“孔子学堂”遍布城乡校园,将“仁义礼智信”的千年智慧融入现代课堂。在怀仁镇中心小学的孔子学堂里,孩子们身着汉服诵读《论语》,老师介绍:“我们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将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公民素养。”与此同时,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活动每年覆盖师生家长超10万人次,法治副校长送来的“校园法治课”,将民法典条文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准绳。
劳动教育在商河有着厚实的土壤。全县57所中小学打造了总面积达128.8万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这种“脚下沾泥、手上磨茧”的体验,成为商河学子最生动的成长课。
教育生态的系统重构更显智慧,全员育人导师制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的“成长合伙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提供24小时专业守护;家校社协同机制编织起紧密防护网——3所市级家庭教育实验基地、4所“百佳家长委员会”培育学校落地生根,形成教育合力。在许商中学的家长开放日,从事电商工作的张先生感慨“过去觉得教育就是学校的事,现在家长、社区都参与进来,给孩子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