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是济南市“北大门”,肩负着守护省会“米袋子”与激活工业“增长极”的双重重任。作为节约集约示范县,在面对建设用地资源极其有限、传统产业占比高、发展动能亟待转换的挑战下,商河县打造“亩产英雄榜”“低效焕新颜”“标准地引领”三大革新引擎,探索出一条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新路径,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亩产英雄榜”——以效益标尺精准滴灌,倒逼存量土地焕发新生
自2019年起,商河县连续六年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为所有工业企业建立科学、量化的“体检表”和“英雄榜”。综合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等核心效益指标,将企业精准划分为A(优先发展)、B(支持发展)、C(提升发展)、D(限制发展)四类。
商河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管理改革试点,将开发区土地等级提升至县城一级,每年动态更新评价结果,形成企业“精准画像”,对D类企业实行严苛的差别化水、电、气价格,并根据评价结果按比例征收,直接关联企业核心成本。与此同时,建设了工业大数据平台,将B类及以上优质企业纳入“金融支持信用白名单”,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提供利率优惠,为优质企业注入发展活水。
商河县运用“亩产英雄榜”这把效益标尺,精准腾挪、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了“腾笼换鸟”和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晟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08年落户的传统企业,占地600余亩,因市场影响长期效益低下,最终通过破产清算有序退出。”商河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部负责人说,县平台公司成功竞拍土地后,没有简单分割出让,而是进行整体规划、分批盘活,精准对接高端产业。
后续,商河县引入宏济堂制药(商河)有限公司商河产业基地项目和恒瑞医药山东高端创新药物原料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医药产业园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预计年产值17.35亿元,年税收1.16亿元,亩均税收直接提升70%。”负责人说道。
“低效焕新颜”——政企协同破茧成蝶,唤醒沉睡土地潜能
针对早期发展遗留的布局散乱、效率低下的“僵尸地块”和“低效厂房”,商河县于2022年启动“低效焕新颜”重生计划。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政府主导,帮助低效用地企业“凤凰涅槃”,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重组。
政府扮演“红娘”角色,深度调研低效企业困境与潜力,精准匹配外部战略投资者,结合地块禀赋、市场需求及园区定位,对盘活地块进行高起点规划,加大“领航型”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占地200亩的济南联合百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地块,曾因投资环境变化、企业经营困难而陷入停滞,成为园区的“闲置老大难”。在“低效焕新颜”计划推动下,该公司与济南产发集团达成深度合作。政企联手,共同开发建设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项目。
一期工程聚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物制剂等细分领域,斥资打造了11.9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甲类厂房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其建设标准和安全环保等级处于区域领先水平。二期则采用“大客户定制”模式,建设6.54万平方米灵活可变的标准厂房,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对生产工艺、空间布局、特殊设备、智能管理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