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9:00,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宋华东,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许庆耀,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宋光,市公安局政委尹剑,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衡,介绍威海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2025年以来,威海市政法机关聚焦市委“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紧盯企业所需所想所盼,按照“统筹谋划推进、管理服务并重、强化监督问效”的思路,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01高点定位、周密谋划
全力构建系统完备的工作体系
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法工作就服务保障到哪里”,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年重点工作范畴,精心研究、一体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紧扣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主体需要,组织威海市政法各单位对历年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了《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特别是围绕外向型经济占比高、海洋经济发达等方面,细化完善8个配套文件,构建起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明确攻坚重点。结合执法办案和走访企业了解的情况,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5个突出问题:“拖欠企业账款”“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侵犯商业秘密和串通投标”“涉企行政复议”“海外企业风险防范”,分别开展“小专项”行动,从“小切口”入手,联动解决相关问题。狠抓推进落实。健全完善会商研判、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解决难点问题。7月29日,组织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分条线梳理工作情况、查找短板弱项、明确改进措施。后续,将对照任务清单,采取定期调度、实地检查、回访调研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02防范风险、化解纠纷
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针对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隐患,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加大防范化解力度,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开展“卫城戍企”专项行动,健全涉企经济犯罪“快立、快侦、快破、快追赃”工作机制,破获合同诈骗、制假售假等侵害企业权益犯罪案件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6人,挽回经济损失8073万余元。着力破解涉企执行难题。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综合运用交叉执行、府院联动、执破融合等方式,保障胜诉企业权益。今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案件4232件,到位金额14亿余元。其中,成功执结威海市一家乡镇企业系列执行案件,既化解了120多件经济纠纷,又盘活了闲置20多年的土地资源,有力保障省级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高效化解涉企纠纷。结合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20家金融类、知识产权类行专调解组织入驻各级综治中心,同时在重点项目企业、工业园区设置6处调解工作室,整合法院、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力量,成功调解各类经济纠纷280多件,既帮助企业化解矛盾、握手言和,又助力企业加深合作、携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