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推进涉企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创新开展“法进百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梳理确定企业法律需求,编写专项法律辅导提纲,已为70余家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法律辅导,帮助企业识别内部管理漏洞、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健全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选优配强专业解纷力量,引导1260起涉企纠纷通过综治中心调解或系统内部先行调解等方式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化解。
聚焦“办好每一起涉企案件”,不断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组织开展“案件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倡树“高质量办理每一起涉企案件”理念,细化33项涉企案件办理重点问题,审结一审涉企案件1.1万余件,约90.5%的案件经一审后案结事了。加强破产重整投融资平台的运用,推动重整资源共享机制拓展至阿里和京东“双平台”,审结破产案件9件,盘活闲置资产9.7亿元。
突出“加速兑现企业权益”,着力破解涉企执行难题。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涉诉企业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依法妥善采用活封活扣、分期履行等方式,保住市场主体,为企业生产经营“减压”。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全面落实市级清欠工作司法协作机制,加大交叉执行、终本清仓、执破融合等工作力度,执结涉企案件4232件,执行到位金额14亿元,为企业健康发展“助力”。
威海市法院将立足审判执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回应企业现实需求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创新提升行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努力营造更优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履行涉企案件法律监督职能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今年以来,威海市检察院认真学习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立足检察职能,研究出台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两个清单”,明确检察履职、监督的重点,高质效办理好每一起涉企检察监督案件,引导威海市检察机关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服务发展和安全。
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同责同罪同罚,依法办理非法经营、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37件。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12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8件次,推动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办理涉企虚假诉讼、民事执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14件,促进规范有关执法司法程序。
打击防范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办理民营企业高管、财务、采购、销售等关键岗位人员腐败犯罪33件44人。威海荣成市检察院建立健全“三个聚焦、三个推动”机制,持续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相关经验做法被上级肯定。强化以案释法、隐患排查,开展企业工作人员犯罪预防工作,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合同审查、用工管理、安全生产等漏洞针对性制发检察建议书2份,精准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对涉及医疗器械、海工装备等领域的刑事案件“一案一评估”,推动涉案企业完善内控管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关键技术、企业原创技术司法保护,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件20人,聚焦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下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加强对原料源头和生产销售链条审查。构建“乳山牡蛎·融保护”监督机制,督促修复养殖区海滩海域30余亩,带动属地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加强海岸带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