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禾喜宴中心项目一次性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三个关键证照,仅耗时两天;宏济堂医药产业园通过“多评合一”审批,较传统流程节省58天宝贵时间……速度的背后,是济南市商河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数字化赋能的手段,掀起的一场深刻自我革命。
从推动全省面积最大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到县长为项目落地直接“调度”厅长的务实佳话,再到全省首推政务服务“码”上知道……为创优营商环境,商河曾用一系列创新实践突破制度瓶颈。如今,“商无忧·合共赢”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成为吸引四方客商近悦远来的金字招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顶层设计
一盘棋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商河县委、县政府将其视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构建起全域统筹、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021年9月,商河县成立“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这不仅仅是一个临时性的协调机构,更是一个常设的“作战指挥部”。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领导小组在2023年10月和2025年6月两度进行充实调整,进一步细化成立6个专题组,涵盖市场监管、项目建设、法治保障、政务服务等关键领域,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
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改革落地的基础。2023年、2024年,商河连续两年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清单》,将抽象的“优化营商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各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确保每一项创新举措都能从“纸面”落到“地面”,形成闭环管理。
改革创新
做足“加减乘除”,培育发展新沃土
商河的营商环境改革不是零敲碎打的修补,而是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进行的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精准运用“加减乘除”法,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审批做“减法”,效能实现几何级提升。
“相比去年,今年的集成力度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商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总抓手,大刀阔斧推进流程再造。最具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将原本分散在审批局等4个部门的14个审批事项“打包装箱”,实现“一次申报、并联审批、依次发证”。企业需要提交的材料从原来的55份压减至18份,办理时限从平均95个工作日极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系统通过智能关联,实现了“无感审批”——企业申请施工许可时,系统自动关联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系统像个贴心管家,重复填报的环节全给省了,我们只需确认信息就行。”信禾喜宴中心经办人对这种智能化审批赞不绝口。
服务做“加法”,体验得到全方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