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德州:民声民意“穗穗”饱满归仓

德州:民声民意“穗穗”饱满归仓
2025-09-10 09:08:3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烈日下,行走在德州大地,从平原粮仓到运河岸畔,从工厂车间到社区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人大代表们履职的火热——如拔节的玉米,将根须深深扎进泥土,汲取着民情民意,酝酿着为民代言的蓬勃力量。他们扛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为民使命”,更是在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沃土上,奋力书写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德州答卷”。

架“连心桥”

民意“直通车”开进百姓心坎里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朴素的誓言,在德州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刻在代表们一步步的脚印里,融进一次次敞开心扉的交谈中。

畅通民意渠道,是代表履职的“生命线”。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深知此理,他们把“两个联系”——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当作打通这“生命线”的金钥匙。这“两个联系”,就像在广袤的田野上铺设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让民情民意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汇流。

“家站室”里听民声。走进宁津县刘营伍乡人大代表工作站,墙上的“民情收集板”贴得密密麻麻。县人大代表、刘营伍乡编筐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金营刚端起茶杯,就被几位老乡围住了。“咱村西头那座小桥坑坑洼洼的,骑电动车接送娃总颠得慌,能不能给修修?”卖菜回来的李婶抹着汗说。刘金营赶紧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沙沙响,还掏出手机拍了小桥照片。“婶子您放心,这‘绊脚石’我准保给挪喽!”他拍着胸脯笑,“明儿就找城建办的同志‘念叨念叨’,保准让大伙儿走得稳稳当当!”带着乡土气的实在话,让老乡们心里暖暖的,笑着说“有你在咱就踏实”。像这样的“家站室”(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德州全市规范运行的有494处,它们星罗棋布,成为代表们倾听民意、化解民忧的“前沿哨所”。2017年以来,通过这些平台汇集的市人大代表建议达2147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让群众的“心头事”变成了政府的“案头事”。

“自掏腰包”筑暖巢。在市人大代表、宝丽洁公司董事长焦文玉的企业里,有一间特别的“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桌椅、档案盒、纸笔、水杯,甚至投影设备,都是她自费购置的。“代表履职要有‘家’的感觉,聚在一起商量事才方便。”作为德城区第二代表小组的召集人,焦文玉把这“小家”经营得有声有色。2022年以来,7次小组活动,或座谈碰撞思想火花,或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或敞开大门接待选民。这个“活动室”,成了代表们闭会期间持续履职的“加油站”,更是连接选民的“暖心桥”。她的行动印证了那句话:代表履职的热情,有时就体现在这些“自掏腰包”的细节里。

“跨区调研”拓视野。过去,代表们调研常常是“家门口打转转”。2017年,德州在全省率先“破冰”,组织市级人大代表跨县市区调研。省人大代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怀春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只看自家‘一亩三分地’,跨出去才知道天地宽!看看兄弟县市的好经验、遇到的共性难题,回来提建议更有底气,也更能从全局考虑问题。”多年来,1312人次代表参与了这种“走出去”的学习。这股风也吹到了基层,县乡人大代表跨乡镇(街道)调研实现全覆盖。代表们眼界宽了,思考深了,提出的建议自然更能“点准穴位”。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代表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像老农熟悉自己的庄稼一样熟悉群众的所思所盼。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搭好台子、铺好路子,让代表这出“为民大戏”唱得更响亮。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不仅率先在全省出台加强新时代“两个联系”工作的实施意见,更是在德州工程职业学院为省人大代表打造了高标准的“履职阵地”。全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履职能力提升班上,“持续深化‘两个联系’,扎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德州实践”的典型发言,正是对“深耕细作”的生动诠释。

关键词:德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