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设课堂,精准滴灌电商“新农人”
人才是电商发展的第一资源。商河县将培育电商人才作为长效工程,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层次化、分类别、多批次的电商培训,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商河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举办系统性的电商培训班,还将教学点设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针对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手把手教学模式。近年来,商河县开展各类电商培训200余场,培训电商人才上万人次,孵化出一批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网红主播,这些本土主播逐步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崭露头角,其中刘越、韩明华还成为全国的农村电商带头人,这些电商人才的“脱颖而出”,离不开商河电商这个“大舞台”。
来自新疆的徐全喜就是商河电商人才培育的典型代表。拥有十余年电商运营经验的他,2021年冬天第一次来到商河。“商河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大家对电商直播的热情很高涨,但许多人对于行业的运作模式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我当时就认准了这块农村电商的‘宝地’。”徐全喜说。商河浓厚的电商创业氛围和发展活力,让他决定扎根于此,2023年,他在商河创立电商公司,带领6名专职主播、20余名兼职主播,创造了百余个相关就业岗位。
为促进行业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商河县积极打造“鼓乡e抹红”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品牌,成立电商企业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张晓芳表示:“通过支部引领,联盟互动,行业信息得以有效传达,大家还能相互交流经验。此外,党建联盟还如同一个人才库、资源库,促进了行业内经验与人才的流动。”
这种“教会一人、带动一片”的培育模式,正在商河形成倍增效应。目前,商河县直接电商从业人员5975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电商真正成为了富民产业。
政策搭建支撑网,打造电商发展新高地
商河县将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从园区建设、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完善的电商政策支持体系。
在资金支持方面,商河县已统筹电商发展资金3000余万元,专项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企业扶持和农产品上行等工作。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41家电商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1.03亿元,有效缓解了电商主体在发展初期的融资难题。
载体平台建设是电商发展的物理基础。商河县创新实施“一核多点”电商产业空间布局,建成现代化的国家级电商产业园区,集公共服务、培训孵化、直播带货、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园区内设立县域MCN机构和网络主播赋能基地,辐射带动12个镇(街)、35个村(居)网络直播点建设。目前,商河县累计打造省级电商示范主体17个、县域电商直播基地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