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山东能否竞逐“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青岛引擎”很关键

山东能否竞逐“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青岛引擎”很关键
2025-10-12 09:08:3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谁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谁就有可能成为今年的汽车第一大省。

剑指5000亿产业规模的山东,在新赛道上的布局日趋完备。

从细分领域来看,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山东一骑绝尘,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唐骏欧铃4大骨干企业在重卡、轻卡、中小卡等产品上加快新能源转型;在乘用车领域招引的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内头部企业,也在快速释放产能;从产业链分工来看,省内已初步形成济南、青岛为龙头,烟台、潍坊、淄博等配套协同发展的“两核引领、多点支撑”格局,枣庄和泰安的锂电、东营的轮胎、烟台的汽车零部件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也在同步壮大。

而作为聚焦整车制造的核心基地,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进阶路径:

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这一定位既立足于城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又瞄准“智能化、网联化”的前沿方向,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智能座舱、车路云协同三大细分赛道。

今年年初,青岛奇瑞KD件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入围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和市重点建设类项目的名单;紧接着3月、4月,宁德时代接连在青岛注册成立两家子公司,覆盖换电技术、能源管理、电池销售等核心领域;截至目前,青岛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21条,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阶段,随着落地项目与城市产业规划的紧密契合,青岛在“智能网联”的抢滩布局与加速推进,正成为山东冲刺汽车产业第一省的核心动力源。

0产业链,竞争的隐形门槛

第一汽车大省排名变化,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方式调整直接相关——由“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将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生产的车辆,由计入广东产量变更为计入安徽产量,这自然推动了安徽排位的上升。

“哪里生产、数据归哪里”,不仅是产业真实贡献的还原,同时也更直观地展现出车企扩展和地方产业生态双向互动的关系。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头部车企必然需在不同区域布局以降低物流成本、规避区域风险、扩大产能规模。如新能源汽车企业,需靠近电池原材料产地或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大的省份,以提升竞争力。产业链配套能力和产业生态成熟度越高的地方,越能吸引车企落地并形成实际产能,在新统计口径下越具实力冲击“第一”。

这一隐形竞速场中,山东在提速,青岛也一直在提速。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先天优势足,形成了“上游原材料—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换电及回收”的汽车产业链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超10万家,“全门类覆盖+高配套率”的优势明显;

青岛目前共拥有8家获得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32家改装车生产企业,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已构建起以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整车企业为引领,青特集团、一汽富奥国轩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完备产业链。

全域“整零协同”的产业生态基础之上,在研发端,青岛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引入魏桥新能源汽车研发总院、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云路新能源研发中心等一系列项目,推进城市科研条件、产业结构与研发中心的核心技术的双向赋能;

在产业生态配套层面,青岛紧盯场景——深耕半导体领域的歌尔微电子,在汽车电子交互触控、智能声学、微系统模组集成等方面推出多项创新方案,帮助汽车实现更多智慧功能;宸芯科技所研发的C-V2X芯片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七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